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开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锐意欲取江东 , 下诏大举入寇。阳平公苻融言于坚曰:“鲜卑、羌虏,我之仇僻,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所陈策画,何可从也!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坚不听。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安遂命驾出游山墅,亲朋毕集,与玄围棋赌墅。安棋常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遂游陟,至夜乃还。桓冲深以根本为忧,遣精锐三千入援京师。谢安固却之,曰:“朝廷处分已定,兵申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冲对佐吏叹曰:“谢安石有庙堂之量,不闲将略。今大敌垂至,方游谈不暇,遣诸不经事少年拒之,众又寡弱,天下事已可知,吾其左衽矣!”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梁成阻涧为陈以待之。牢之直前渡水,击成,大破之。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泰玉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秦兵逼淝水而陈,晋兵不得渡。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谢安得驿书 , 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淝水之战》)

    【注释】①坚:苻坚,前秦国君。②都下:指东晋都城建康。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B .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C .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D . 秦王坚与阳平公融登寿阳城/望之见晋兵/部阵严整/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晋兵/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何谓弱也/怃然/始有惧色/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江东,自汉至隋唐称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为“江东”。 B . 佐吏,古代地方长官的僚属,辅助官员处理一些具体的事务。 C . 左衽,上衣在左侧开襟,古代少数民族服装样式,文中指受异族统治。 D . 驿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或皇帝的诏书,一般是朝廷重大事件。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前秦军队大举入侵,东晋都城人们恐惧,谢玄向谢安问计,谢安坦然自若,桓冲派遣精锐军队三千人入援京师,被谢安拒绝。 B . 谢玄派遣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前往洛涧,梁成以洛涧为阻挡列阵等待他。刘牢之向前渡水,攻击梁成的军队,取得胜利。 C . 东晋军队在淝水遇阻,谢玄请求前秦让东晋军队渡河,双方一决雌雄。苻坚开始回绝了,后来看到东晋军队布阵严整,被迫同意。 D . 谢安正在与客人下围棋,得知前方战事捷报,表面上若无其事,但下完棋后屐齿折断,竟然毫无察觉,说明谢安内心非常兴奋。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

      ②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