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佛山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近代美学观点看,王国维所用名词似待商酌。他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移情作用”,“泪眼问花花不语”一例可证。移情作用是凝神注视,物我两忘的结果,叔本华所谓“消失自我”。所以王氏所谓“有我之境”其实是“无我之境”(即忘我之境)。他的“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例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是诗人在冷静中所回味出来的妙境(所谓“于静中得之”),没有经过移情作用,所以实是“有我之境”。与其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似不如说“超物之境”和“同物之境”,因为严格地说,诗在任何境界中都必须有我,都必须为自我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泪眼问花花不语”,“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宵”,都是同物之境。“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兴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都是超物之境。

    王国维说:“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他认为“有我之境”比“无我之境”品格较低,不过没有说明此优于彼的理由。

    英国文艺批评家罗斯金(Ruskin)主张相同。他诋毁起于移情作用的诗,说它是“情感的错觉”,以为第一流诗人都必能以理智控制情感,只有第二流诗人才为情感所摇动,失去静观的理智,于是以在我的情感误置于外物,使外物呈现一种错误的面目。这也只是片面的真理。情感本身自有它的真实性,事物隔着情感的屏障去窥透,自另现一种面目。诗的存在就根据这个基本事实。如依罗斯金说,诗的真理必须同时是科学的真理。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

    依我们看,抽象地定衡诗的标准总不免有武断的毛病。“周物之境”和“超物之境”各有胜境,不宜以一概论优劣。比如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超物之境”,“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则为“同物之境”。王维诗“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为“超物之境”,“落日乌边下,秋原人外闲”则为“同物之境”。它们各有妙处,实不易品定高下。“超物之境”与“同物之境”亦各有深浅雅俗。同为“超物之境”,谢灵运的“林壑敛秋色,云霞收夕霏”,似不如陶潜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或是王绩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尽落晖”。同是“同物之境”,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似不如陶潜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或是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两种不同的境界都可以有天机,也都可以有人巧。“同物之境”起于移情作用。移情作用为原始民族与婴儿的心理特色,神话、宗教都是它的产品。论理,古代诗应多“同物之境”,而事实适得其反。在欧洲从19世纪起,诗中才多移情实例。中国诗在魏晋以前,移情实例极不易寻,到魏晋以后,它才逐渐多起来,尤其是词和律诗中。“同物之境”在古代所以不多见者,主要原因在古人不很注意自然本身,自然只是作“比”、“兴”用的,不是值得单独描绘的。我们可以说,“同物之境”不是古诗的特色。“同物之境”是和歌咏自然的诗一齐起来的。“同物之境”日多,诗便从浑厚日趋尖新。诗到以自然本身为吟咏对象,到有“同物之境”,实是一种大解放,我们正不必因其“不古”而轻视它。

    (选自《诗论》,朱光潜)

    材料二:

    钱钟书先生曾谈到两种创作方法,一日即物生情,二日执情强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到“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意思和钱先生基本类似。

    即物生情是创作者对事物的感知、谛听和描绘,是从物事情感到形象语言,再到意境生成的创作过程:执情强物则是主观先入,是把意念强加于物事,通过自我营设、情境唤起以“违其性而强以就吾心”。

    前者,多为收缩性写作,即先对客体产生直观感应,再动之以情,述之于笔:后者基本上属于发散型写作,是所谓不按常理出牌,以主观意念混淆造物、统领外物。

    比如绘画,有“喜气画兰,怒气画竹”一说,这是即物生情,假使你反其道而行之是否可以成立呢?我以为也是可以成立的,谁说怒气不能画兰、喜气不可画竹呢?况且有时非怒非喜,涂上几笔兰竹也未见得不精彩。所以,凡事不可太“概念”,“非此”未必“即彼”。王阳明有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是很好的关于主客体的哲学诠释,不过,话说回来,却也是典型的“执情强物”。

    有时我却觉得这两者之间不能完全割裂开来看,而是一种相互作用,或者说彼此圆融。所谓“意与境浑”“意与象合”,是物我相融、彼此打通;朱熹说:“身心内外,初无间隔”,则是心与物化,得心而应手。世间事,殊途可以同归。艺术创作,也不存在什么约定俗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

    (原载于《新民晚报》,喻军,有删节)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光潜认为两种境界的区别不在“我”之有无,而在“我”与“物”的关系。 B . “同物之境”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心理表现,连神话、宗教等都从它脱胎而来。 C . 《诗经》等早期诗作中,自然只是叙事抒情的由头,还不是单独描绘的对象。 D . “同物之境”和“超物之境”不宜武断优劣,但针对具体作品可以品评高下。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晋之前,“ 同物之境”的古诗相对少见,而“超物之境”的作品则要多得多,王国维可能因此认为“同物之境”的品格较低。 B . 王国维与罗斯金的观点致,都认为移情于物是一种情感的错觉,会使外物呈现出错误的面目,所以品格上不及“无我之境”。 C . “非怒非喜,涂上几笔兰竹,也可能出精彩”说的是绘画,但这种艺术体验与作诗相通,与罗斯金主张的“科学的真理"吻合。 D . 在古诗中存在一些写景的佳句,符合王国维所谓“以物观物”的“无我之境”,也是诗人意与境浑、物我相融的得心应手之作。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王国维所谓“无我之境”的一项是(   )
      A .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B . 春山冶笑,我只见春山之态本然:秋气清严,我以为秋气之性如是。” C . 镜无畜影,触形则照。虚已应物,必究千变之容:挟情适事,不观万殊之妙。 D . 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
    4. (4) 两则材料都提到了王国维,请说说两位作者对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学说所持的态度。
    5. (5) 《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桑”在两首诗中的不同意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