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Ⅱ.。
①反应Ⅰ和反应Ⅱ中,在热力学上趋势更大的是(填“Ⅰ”或“Ⅱ”)。
②反应Ⅰ的一种溶剂化催化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TS表示过渡态)。
历程中生成(填“TS1”或“TS2”)的反应步骤为总反应的决速步,反应过程的催化剂为。
③反应Ⅱ的催化剂活性会因为甲烷分解产生积碳而降低,同时二氧化碳可与碳发生消碳反应而降低积碳量,设计如下反应:
Ⅲ.;
Ⅳ.。
反应Ⅳ的为。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表面积碳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之后,温度升高积碳量减小的主要原因为。
。
①该反应在(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能自发进行。
②一定温度下,将1 mol 充入10 L的固定容积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反应前容器内压强为
, 容器内各气体分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6~8 min时,的浓度为
, 反应的平衡常数
;若8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缩小容器容积到5 L,其中
分压与时间关系可用图中曲线(填“
”“
”“
”或“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