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黄土
杨献平
苍莽之黄
一个从未来过陕北的人,在火车上睁开眼睛,满眼就是一色的黄,黄出了叠加与层次,黄得深入和彻底,整个世界,乃至内心和灵魂,都被这陕北的黄贯穿、俘虏了。
耳边似乎有连绵的涛声传来,先是汹涌澎湃、雷声轰隆,渐而静默无声、宛若处子。我不由得想到不远处的壶口瀑布,这黄色的大河,在陕北之侧纵身一跃,以不复返的气势和风度,向下的向上,向上的向下,那一片天地的黄,顿时浑然一色、磅礴无极。
还没到延安,我的眼睛就鼓胀起来了,鼻子发酸,眼泪似乎是黄河当中最有力量的那一股。这片莽苍无际的黄土,表面奇崛、蜿蜒、瘠薄、偏远,内里却丰厚、多汁、动情、旷远与朴素。她在每个中国人的耳膜和内心、精神和灵魂中,都是那么大音苍茫,寥廓无疆。我闭上眼睛,那一道道坡、一道道梁和一声声的低吼与呻吟,欢呼和悲怆,都在天地之间飞腾萦绕。似乎是往事中的农耕狩猎、铁马金戈,拖儿带女的恓惶、王者的振臂一呼与战斗者的弯弓长刀,盛世安居的炊烟、乱世离乱的踉跄,在这片黄土地上,踩踏出的绝世印迹及回响。
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土腥味,尽管是五月,干裂的灰尘及其强大的气息依旧明显,其中还有一些水汽,很甜,但很硬,有些滋润,也有些粗糙。那水汽肯定来自稳稳出出而流的延河,她的每一丝流动,都牵扯了整个延安,甚至延安之外的广大区域。水在黄土之中,也在黄土之下,是一种润泽,也是一种杀伐。
历史重镇
乘车穿城而过时,我惊异地发现,在高楼林立、机车奔走、流光溢彩的现代模样中,黄土依旧是最本真和显赫的存在。这种来自大地的色彩,以及干结的块垒,可以硬如铁石,又可以软成血液,累累山川,道道塬梁中充盈和鼓荡着的,仍旧是古老的颜色及其最深刻的隐喻和担当。这两山夹一河一城的陕北重镇,数千年来黄风的塑造和黄土的雕刻,泥泞中的跋涉与峁梁沟坎,窑洞中的人间炊烟与生儿育女,风尘中的粗粝和细脉,让我觉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泽厚与张扬,隐忍与抗击。
在夜幕中下车,双脚落在地上,我瞬间觉得了一种暖意、真切地用身体接触到了这片黄土在人类历史中种种起伏跌宕的那种感觉。其中最可爱的,便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以及他们创造的信天游民歌。一句句,一声声,好像山根无意中脱落的黄土坷垃,也像是河边深陷于淤泥的丑陋卵石 , 总会在某一时刻,准确地命中人生命和灵魂中最柔软与脆弱的那一部分。
延安,因地理上偏远、凶险,历史上似乎总是边疆的一部分。咆哮而来的黄河,就像一个巨大的犁铧,不停地翻耘、切割、分解、冲撞、漂移。由冰冷而渐渐发暖的浊水激浪,携带了来自大地最高处的诸多非凡信息,如积雪包含的天庭,青草和树木之间的峭拔与孤冷,泥沙中最细碎和最有粘合力的元素……黄帝和黄土高原,都是黄河的佳作,也是巴颜喀拉的造就。
躺在延安的夜里,我听到窗外有雨声,哗哗的雨,急骤而又强大,使得整个楼房都在颤抖。我关掉所有的灯光,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延安,泱泱的延河穿桥而过,在这弯曲的黄土大沟里,姿态曼妙而从容,通天彻地地逶迤而去。
非凡之声
早晨日光落地,在清凉山上,有一种轰然撞响的非凡之声。在并不遥远的年代,中国的红色革命声音,以文字和广播的方式,从黄土沟坎里的中央新闻局发出,传向全国全世界。面对狭窄逼仄的窑洞及里面的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旧物,我看到了先辈们坚定的目标,不妥协的精神,看到了一种特别激越人心的力量。出了陈列馆,走到已经炽烈的日光下,我抬头仰望着清凉山,这累累黄土、层层坡岭,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四十年代中期,仿佛释放了数千年以来的精气和灵气。
杨家岭与凉山之间,黄土铺路,山坡上长满了荆棘,以枣树、紫荆居多,紧密的茅草匍匐其中。我特地去了毛泽东故居,其内陈设简单,最令人瞩目的,便是那张好像是松木桌面的书桌。我用手抚摸了一下桌面,有些光滑,有些磨损。我想到了《论持久战》《为人民服务》《新民主主义论》《实践论》《矛盾论》等文章,也记起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等等,即使现在读来,这些话语和形势判断的准确性、深刻性、新鲜性依然令人惊艳不已心生钦服。站在这张书桌前,我有些肃然。宋人魏野有诗句曰:“圣人不私己,动为万世则。”在枣园和杨家岭,朴素的衣着内,包裹的就是这样一颗廓然之心。那看似有些随意的动作之间,伴随的是响遏行云与唤醒万众的声音。
毛泽东故居的窑洞及前面的院落面积均不大,故居外面,是一片茂盛的小树林,旁边放着几个石墩.这样的简朴情境,和当时的农家没有什么区别,但其中蕴藏的活力及能量却灼人面孔、摄人心魄。毛泽东及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样的农家院落里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并且赋予了这个时代以全新的生机与前景。
与清凉山隔延河相望的是宝塔山,它犹如群龙汇集,那无边的堆涌,那凝固的跌宕与汇拢,充满了拧紧的力量。坐在树木织就的浓密阴凉之下,山风如涛,在耳边掀起巨澜。其中有马踏飞燕的长驱直入,也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飞溅;有战地黄花分外香的片刻浪漫,更有搅得周天寒彻飞起玉龙三百万的大战后的群山沉默,万灵肃然。既有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汹涌斗志,更有宜将剩勇追穷寇和人间正道是沧桑一统山河的雄心壮志。这是一种惊世的交响,在延安,在全国各地长久回荡。七十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黄土为坎里的日月之间进行的斗争,就是一场粘连黄土的绝世大梦。
在延安,我始终被一种无形且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强大气息笼罩着,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一种隆重的话语光影里。
(取材于杨献平的散文《黄土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