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咸阳二模) 材料:1907年7月,因受革命党人徐锡麟案的株连,浙江官府在绍兴轩亭口以谋乱或通匪罪处死秋瑾。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当时,民间舆论对于浙江官府制造的秋瑾案,进行了根本的否定。其实,秋瑾虽然秘密加入了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但她的公开身份主要是以归国留学生资格出任绍兴明道女学堂、吴兴南得女学堂的教员等职。当时清政府已公开标榜预备立宪,“庶政公诸舆论”是1906年9月清廷颁布预备“仿行宪政”上谕中的说法,也是当时民间舆论得以发扬的冠冕堂皇的依据。舆论甚至认为,即使秋瑾确系徐锡麟党羽而有革命党之嫌,因尚未发动,按理说也不应该如此草率办案。

    秋瑾并不是天生的革命家,她的革命家形象是通过多种历史因素的机缘际会而建构起来的。1912年12月,孙中山莅临杭州,在革命党人欢迎会上的演讲中称秋瑾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并亲自到西泠桥畔吊祭秋瑾烈士墓。1939年春,在重庆任中共中央代表的周恩来回到绍兴,曾给表妹王去病题词:“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望为我越东女儿争光!”他认为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封建束缚的“新女性”。

    ——摘编自李细珠《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历史建构》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民间否定秋瑾案的理由。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秋瑾的可贵品质,并分析影响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历史建构的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