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下·河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①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 . 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刁斗,士吏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不识曰:“李广军极简易,然虏犯之,无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我军虽烦扰,然虏亦不得犯我。”是时汉边郡李广、程不识皆为名将,然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取材于司马迁《史记》)

    ②李广非大将才也,行无部伍行阵,人人自便,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太史公叙广最得意处,在为上郡太守以百骑御匈奴数千骑,射杀其将,解鞍纵卧,然此裨将之器也。若夫堂堂之阵,正正之旗,进如风雨,退如山岳,广岂足以乎此哉?淮南王谋反,只惮卫青与汲黯而不闻及广。太史公以孤愤之故,叙广不啻口出,而 . 卫青若不值一钱,然随文读之,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取材于黄淳耀《史记评论》)

    ③太史公言:“匈奴畏李广之略,士卒亦乐从广苦程不识。”司马温公【1】则曰:“效不识,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二者皆一偏之论也。以武定天下者,有将兵,有将将。为将者,有攻有守,有将众,有将寡。不识正行伍,击刁斗,治军簿,守兵之将也。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束伍严整,斥候详密,将众之道也。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严谨以攻,则敌窥见其进止而无功。简易以守,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将众以简易,则指臂不相使而易溃。将寡以严谨,则拘牵自困而取败。故广与不识,各得其一长。

    (取材于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释】【1】司马温公,即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

    1. (1)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士吏军簿至明 治:办理 B . 然虏犯之 卒:士兵 C . 然此裨将之器也 固:本来 D . 卫青若不值一钱 传:记载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于是广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   臣神遇而不以目视。 B . 士卒亦乐从广苦程不识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敢怒 C . 无功犹不败   齐国褊小 D . 不识正行伍   石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B .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C .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D . 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幕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
    4. (4)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肯定李广的一组是(    )

      ①而其士卒亦佚乐,咸乐为之死 ②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③此以逐利乘便可也,遇大敌则覆矣 ④广与青之优劣终不掩

      ⑤广之简易,人人自便,攻兵之将也 ⑥刁斗不警,文书省约,将寡之道也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④⑤⑥ D . ①⑤⑥
    5. (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司马迁通过程不识的语言、匈奴的畏惧和士兵的态度,侧面肯定了李广作为一个将领的才略。 B . 黄淳耀认为李广不是大将之材,只是因为淮南王谋反,只忌惮卫青与汲黯,没有听说害怕李广。 C . 王夫之认为司马迁和司马光对于李广与程不时的看法都是一面之词。他认为将领有不同的类型,李广属于将寡之将、攻兵之将,李广和程不时各有其长。 D . 三篇文章观点各不相同,但都通过对比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其中王夫之的观点兼及两面,更加辩证。
    6. (6)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

      ②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③则敌乘其罅隙而相薄。

    7. (7) 黄淳耀认为“李广非大将才也”,你赞同这一看法吗?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加以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