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综合题
  • 1. (2022高二下·长春月考) 阅读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A)梧桐叶大,易受风。(B)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C)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歘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其实只是桐叶易落,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D)梧桐落叶早,但不是很快就落尽。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梧桐大批地落叶,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往往是一夜大风,第二天起来-看,满地桐叶,树上一片也不剩了。梧桐籽炒食极香,极酥脆,只是太小了。

    我的小学校园中有几棵大梧桐,大风之后,我们就争着捡梧桐叶。我们要的不是叶片,而是叶柄。梧桐叶柄末端稍稍鼓起,如一小马蹄。这个小马蹄纤维很粗,可以磨墨。所谓“磨墨”其实是在砚台上注了水,用粗纤维的叶柄来回磨蹭,把砚台上干硬的宿墨磨化了,可以写字了而已。不过我们都很喜欢用梧桐叶柄来磨墨,好像这样磨出的墨写出字来特别的好。一到梧桐落叶那几天,我们的书包里都有许多梧桐叶柄,好像这是什么宝贝。对于这样毫不值钱的东西的珍视,是可以不当一回事的么?不啊!这里凝聚着我们对于时序的感情。这是“俺们的秋天”。

    1. (1) 将下面的语句添加到上面文字中,最适宜的位置是(    )

      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文中语言形象生动,没有使用的修辞是(    )
      A . 引用 B . 比喻 C . 设问 D . 比拟
    3. (3) 画线句子有语病,比较下列两种修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些?简述理由。

      第一种:据我的印象,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梧桐才大批地落叶。

      第二种:据我的印象,梧桐大批地落叶,已是深秋,树叶已干,梧桐籽已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