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七下·虞城月考) 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3. (3) 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