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丝绸文化博大精深,从出土的蚕桑丝绸文化遗存来看,“蚕纹象牙盖帽形器”距今约七千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经人工切割的蚕茧距今也近六千年。
几千年条,中国人从自然生命中提炼出优雅、柔和、飘逸的蚕丝,织制成巧夺天工、美若云霞的丝绸,留下诸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桑茧丝织技艺”等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蜀锦、宋锦、云锦、香云纱等社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这些文化遗产在当代依然不断释放出新的活力。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作为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摸式,创造出“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效益。近年来这项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进一步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推动传统桑基鱼塘更好地发挥效用。
再比如,代表中国古代丝织技艺最高水平的“锦”,不断创新传承模式,寻求高质发展,历经千年仍然活跃在当代文化艺术领域。|甲]“锦”在丝绸中以编织复杂、色彩丰富而受重视。织锦工艺专家李加林则发明了“五色交织法”,一改各国沿用了100多年的丝织图像表现方式和传统织锦生产方式,创造出4500多种色彩。他手中诞生了丝织长卷《清明上河图》等现代织锦作品。
此外,沿袭600多年、被誉为丝绸界“软黄金”的香云纱,原本是集体劳动的结晶。传统香云纱的生产一般要数十名工匠同时操作,还要经历近一年时间的“三洗九蒸十八晒“。纯手工制作加上超长生产周期,几百年来,香云纱一直产量很低、价格昂贵,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人们通过改进染织技艺,大大捉高香云纱生产效率,生产成本随之降低,香云纱走进更多普通百姓家。
丝绸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也是中华文明的文化标识。我们为世人提供的,不仅是作为面料的丝绸,更是体现着传承与创新的丝纲文化,凝聚着一代代中国人技术实践和文化创造的智慧。
(节选自李启正《丝绸文化,时尚中绽放魅力》,有删改)
A:我国科研单位研制出“蚕丝硬盘”,将蚕丝作为光盘一样的储存介质,在上面实现数字信息的写入和读取。
B:艺术展“非凡珠联·艺术之光”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宋锦代表性传承人钱小萍,用宋锦技艺表现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系列作品,显示出东西方艺术交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