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
  • 1. (2022·惠山模拟) 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CO2 , 某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

    1. (1) 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性。
    2. (2) 【实验思考】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

      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约为5.6。

    3. (3) 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
    4. (4) 【拓展延伸】

      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理论上生成的CO2质量是多少克?(请根据方程式计算并写出计算过程)

    5. (5) 实际收到的CO2比理论值小,其可能原因是
    6. (6) 【继续探究】

      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继续探究了浓盐酸与石灰石的反应,并用pH传感器测得图烧杯中溶液的pH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AB段pH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

      ②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