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梅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君赐不可违。”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又奏赋以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四方见,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争。至是,复面言:“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帝沉思久之,曰:“得非欲选宗室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帝曰:“此何害,古今皆有之。”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鉴,遂为《通志》八卷以献。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至是,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自制授之,俾日进读。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帝欲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元祐元年复得疾。是年九月薨,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B .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C .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D .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 . 闻喜宴,科举制度中朝廷特赐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者的宴会,始于唐代。 C . 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称为宗室。 D . 序,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序”只能由他人来写。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司马光不喜华靡,闻喜宴上唯独他不戴皇上赏赐的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 B . 司马光敢于担当,庞籍因受郭恩的连累而获罪,司马光就三次上书皇帝表示承担责任。 C . 司马光直言敢谏,他对交趾进贡“麟”一事写赋进行讽谏,希望朝廷将“麟”送还。 D . 司马光为英宗编写《通志》,后神宗给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为此书写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

      ②光曰:“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5. (5) 为了解除西夏人的祸患,司马光向庞籍提出了哪些办法?请简要概括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