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普宁三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前期的语文教育大体处于各民族“各语其语”的自发状态。虽独尊满文,但并未赋予任何一种语文以国家通用文字的地位。清末新政中,原有的多样化治理体制基本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1904年清廷公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学科由书面语的“国文科”和口语的“官话科”组成。“国文科”主要教授汉语言文字和文学,“注重读经以存圣教”“戒袭用外国无谓名词,以存国文”,这在晚清中西语文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无疑别有深意。“官话科”是语文教育史上的一大变革,以京音和官话为基准,将语文教育从“书同文”扩展至“语同音”。面对英、俄列强对边疆地区的殖民扩张,边疆官员都很积极支持国家语文教育,清末新政期间,蒙古、西藏、新疆、川边地区的不少新式学堂均开始使用“国文教学”。

    ——摘编自湛晓白《清末国家语文统一与满汉族群关系变化》

    1. (1) 根据材料,归纳清末新政中“国文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边疆地区推广“国文教育”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