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曲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贞观十年丙申 , 六月,侍中魏征屡以目疾求为散官,上不得已,以征为特进,仍知门下事,参议得失。长孙皇后 , 十一月葬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眊,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臣以为陛下望献陵【注】 , 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魏王泰有宠于上,或言三品以上多轻魏王。上怒,引三品以上,作色让之。房玄龄等皆惶惧流汗拜谢,魏征独正色曰:“臣窃计当今群臣,心无敢轻魏王者。在礼,臣、子一也。《春秋》曰,‘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三品以上皆公卿,陛下所尊礼;若纪纲大坏,固所不论;圣明在上,魏王必无顿辱群臣之理。隋文帝骄其诸子,使多行无礼,卒皆夷灭,又足法乎?”上说,曰:“理到之语,不得不服。朕以私爱忘公义,向者之忿,自谓不疑,及闻征言,方知理屈。人主发言何得容易乎!”十一年,上作飞山宫。魏征上疏,以为:“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穷奢极欲,使百姓困穷,以至身死人手,社稷为墟。陛下拨乱返正,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若因基而增广,袭旧而加饰,此则以乱易乱,殃咎必至。难得易失,可不念哉!”二月甲子,上至显仁宫,有官吏以缺储特被谴者。魏征谏日陛下以储偫谴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苛场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此陛下所亲见,奈何欲效之乎!”上惊曰:“非公不闻此言。”因谓长孙无忌等曰:“朕昔过此,买饭而食,僦舍而宿;今供顿如此,岂得犹嫌不足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十》)

    【注】献陵:唐高祖李渊的陵墓。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征谏曰/陛下以储待谴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炀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 B . 魏征谏日/陛下以储偫谴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炀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 C . 魏征谏日/陛下以储偫谴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炀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 D . 魏征谏日/陛下以储偫谴官吏/臣恐承风相扇/异日民不聊生/殆非行幸之本意也/昔炀帝讽郡县献食/视其丰俭以为赏罚/故海内叛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丙申,天干地支的一个组合,用于纪年,干支纪年时往往可以和皇帝年号连用,还可用干支纪月日时。 B . 门下,即门下省,是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的三省之一,主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长官为侍中。 C . 崩,指帝王或者皇后的死,另外,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不禄”,士死叫“卒”,庶人死叫“死”。 D . 陛下,本来指帝王宫殿台阶下的侍者,臣下见天子时须先呼台下侍者而告之,后来成为对帝王的敬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魏征深得唐太宗信任,魏征因为眼睛有疾病而请求改任为散官,唐太宗不得已便答应了魏征,任命他为特进,仍负责之前的事务,议论朝政得失。 B . 唐太宗十分怀念长孙皇后,为了能够望见长孙皇后所葬的昭陵,专门在宫中修筑高台,还邀请魏征一同观望,魏征因为目昏,把昭陵看成了献陵。 C . 唐太宗宠爱魏王李泰,有人进言说很多三品以上的大臣轻侮魏王,太宗一怒之下,便召来三品以上的大臣责骂,此时,只有魏征义正言辞地进谏。 D . 唐太宗到显仁宫,有的官员因为缺乏储备而被责罚,魏征对此进行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首肯,并引发唐太宗的感叹,同是到这里为何今昔有别。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朕以私爱忘公义,向者之忿,自谓不疑,及闻征言,方知理屈。

      ②宜思隋之所以失,我之所以得,撤其峻宇,安于卑宫。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