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洛阳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润物无声

    ①闺女买的白底蓝花的窗帘,时而明亮,时而幽暗。耳边响起老伴的话:“老家伙,吃一辈子粉笔灰也吃不够?这才退休多久,就又想吃了?”

    ②老伴说得没错。他的学生崔凯,现在是母校的校长。那天,崔凯来请老师给母校的学生上数学课。他从初中就带崔凯他们班,一直到高中毕业。那时的他三十八岁,喜欢穿雪白的衬衫,浓眉大眼,刮得干净的国字脸红光满面。

    ③他熟悉全班四十八名学生,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恢复高考那年,眼瞅其他毕业班纷纷走向农村广阔天地。他却苦口婆心地劝学生留校,结果全班学生都留下来复读。后来奇迹出现了,全班有一人考,上北大,两人考上上海交大,十八人上本科,二十二人上大专,剩下的全去了中专。当时全国升学率只有7%,他带的班级全面开花。

    ④不知什么时候,初升的太阳终于镀亮了那块窗帘,他赶紧起床。出门前,他特意穿上那件新买的白衬衫,再拎上那个用了二十多年的棕色手提皮包,站在镜子前,不知为什么,让他有一种仪式感。

    ⑤日子过得风一样快,四季轮换得好像是一眨眼的事情。最近两年,他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阿尔茨海默病,正在慢慢侵蚀着他的身体。

    ⑥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崔凯突然接到师母电话:“崔凯吗?大事不好了,你们老师不见了!”电话里传来她焦急的大喘气声。“每天中午十二点前,他准时回家吃中午饭,可到现在他也没回来。他能去的地方我都找遍了。这可咋办呀!”“师母,您别急,我马上就去找。”崔凯边安慰师母,边大脑飞速地想着老师可能去的地方。崔凯首先去了公安局和医院,结果无功而返。

    ⑦崔凯一时也没了主意。老师会去哪儿呢?忽然,崔凯想到一个地方,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昔日的母校校园里,操场上一群孩子吵吵嚷嚷地踢着足球,不远处的主席台上,有一个人坐在那一动不动,就像一尊雕像。崔凯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果然是老师,他正目光呆滞地看着远方。发现崔凯,他眼睛一亮:“崔凯呀,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来了?”崔凯一怔,马上回过神儿来:“来了,刚到,是您的母校,东北师范大学。”“太好了,王志超的北大录取通知书也刚到。”望着他苍白的脸上掠过的一抹红晕,此时,崔凯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⑧三个月后的这一天,也是崔凯他们班毕业四十周年的纪念日。于是,他们便自编自导了这一幕。那天,四十八名学生汇聚母校,有从美国、加拿大赶回的,有从海南回来的,有从新疆回来的……

    ⑨上课前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口。当他身着雪白的衬衫,手提他们熟悉的皮包出现的一瞬,时间仿佛停滞了,他们一下子又回到那昔日的学生时代。他步履蹒跚地登上讲台,随着他的一声“上课”,他们一个个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唰地一声都站了起来:“老师好!”那声音如雷声隆隆在教室里回荡。

    ⑩他颤颤巍巍地打开学生花名册。“彭海霞。”“到!”坐在第一排的彭海霞起立,声音清脆地答道。他望了一眼她,像是自言自语:“海霞,你今天表现挺好,没有迟到。其实,你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每天早晨给奶奶做饭,还要送到医院,来回跑能不迟到吗。奶奶好点儿了吧?”彭海霞眼睛红红地连连点头。“于志伟。”“到!”第三排,站起来一个胖乎乎、憨头憨脑的人应声答道。他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和风细雨起来:“志伟,你是我们全校最合格的劳动委员,几年如一日,天天一大早来班级生炉子。同学们知道他每天早晨几点钟来到学校吗?六点钟就来了呀!”此时,教室里一片寂静,有人开始小声抽泣,像是在岁月皱褶里爬行的小动物,发出窸窸窣窣的细微声响。“李耀光。”“到!”最后一排的一个大个子站了起来。“耀光呀,以后你打完篮球,把你的胶皮鞋穿上,好不?”教室里一片笑声,他们笑中带泪,深情地望着讲台上的他。

    (作者:李曙光。有删改)

    1. (1) 认真梳理本文故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以学生崔凯的经历将下面空缺的情节补充完整。

      恢复高考,经老师苦劝复读→①→恩师年老,阿尔茨海默病症状显现→②→母校寻人,想法萌生→③

    2. (2) 从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中任选一种,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3. (3) 文章对“学生崔凯”着墨很多,这个人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做简要分析。
    4. (4) 文章标题“润物无声"有何意蕴?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加以探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