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韶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五年春,晋文公欲伐曹,假道于卫,卫人弗许。三月,楚围宋,宋复告急晋。文公欲救则攻楚,为楚尝有德,不欲伐也;欲释宋,宋又尝有德于晋:患之。先轸曰:“执曹伯,分曹、卫地以与宋,楚急曹、卫,其势宜释宋。”于是文公从之,而楚成王乃引兵归。楚将子玉曰:“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王曰:“晋侯亡在外十九年,困日久矣,果得反国,险厄尽知之,能用其民,天之所开,不可当。”子玉请曰:“非敢必有功,愿以间执谗慝之口也。”楚王怒,少与之兵。于是子玉使宛春告晋:“请复卫侯而封曹,臣亦释宋。”狐偃曰:“子玉无礼矣,君取一,臣取二,勿许。”先轸曰:“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不如私许曹、卫以诱之,执宛春以怒楚,既战而后图之。”晋侯乃囚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曹、卫告绝于楚。楚子玉怒,击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为何退?”文公曰:“昔在楚,约退三 , 可倍乎!”楚师欲去,子玉不肯。四月戊辰 , 宋公、齐将、秦将与晋侯次城濮。己巳,与楚兵合战,楚兵败,子玉收余兵去。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 , 赐大辂,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秬鬯一卣,圭瓒,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六月,行赏,狐偃为首。或曰:“城濮之事,先轸之谋。”文公曰:“城濮之事,偃说我毋失信。先轸曰‘军事胜为右’,吾用之以胜。然此一时之说,偃言万世之功,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节选《史记•晋世家》,有删改)

    【注释】①间执:堵塞。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B . 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C . 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D . 定人之谓礼/楚一言定三国/子一言而亡之我/则毋礼/不许楚/是弃宋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舍,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为九十里。成语“退避三舍”中的“三舍”一词就是这个意思。 B . 戊辰,文中为干支纪日。干支,即天干和地支的合称,在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还可以纪月纪时。 C . 伯,此处与文中“晋侯”的“侯”,均指爵位,体现诸侯封建等级。周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 D . 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为九拜中最隆重的一种,常为臣子拜见君主时所用,跪下并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晋文公感念旧恩。楚国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文公因为两国都曾有恩于他,对此感到左右为难,可见他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B . 晋文公信守诺言。文公曾答应楚国,交战时晋退避三舍避让楚国。这次楚国攻打晋国,他坚守约定,没有迎战,先选择了后退。 C . 晋文公谦恭有礼。晋文公取胜后,没有将所获完全据为己有,而是敬奉天子。面对天子的封赏,他多次辞谢,最后才行礼接受。 D . 晋文公善纳贤言。城濮之战,先轸曾劝晋文公:作战取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毋失信。文公十分欣赏他,并及时采纳了他的意见。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遇晋至厚,今知楚急曹、卫而故伐之,是轻王。

      ②奈何以一时之利而加万世功乎?是以先之。

    5. (5) 城濮之战,晋文侯获胜的客观原因有哪些?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