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圣”和“贤”的内涵与标准随着时代发展而交迁,但成为圣贤是中国人长久的人生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主要各家中,有法家对“贤”下了清楚的定义,他们以为“农、战”才是贤。儒家以为贤或德主要包括学识、行政能力与仁、义、正直、良心等道德。墨子之徒则以为贤或德应包括兼爱、非攻、节用及具有救民于匮乏和悲惨生活之中的宗教信念与使命。

    材料二:崇祯元年进士刘之纶,原为四川贫农,常常要砍柴薪,拿到市场贩卖,以补足家用,他读书立志做圣人,铭刻“必为圣人”自鼓;清朝著名水师提督彭玉麟,他的父亲虽是一个没有土地的佃农,也知道穷人要显著改变社会地位,就必须要研究儒家经典;清朝时期贵州省的王觉莲,其父母欲其继家业为商贾,但他在五岁小小年纪便敢于违反父母意愿,自请读书。当一位富裕的商人之子资质不好,有时也会选一些好学的邻居孩子做未来的女婿,给予资助与经常的鼓励。

    ——摘编自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各学派“贤”的不同内涵。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并分析其形成背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