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教学质量...

更新时间:2022-07-26 浏览次数:8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殷商时,商王依赖自称能沟通神人、上达民意、下传神旨的巫祝来绕治国家,史官作为巫祝的一部分并为其服务:西周时,史官、史职秉承统治者的意志,把祖先上升到近于神的地位,史官、史职逐渐发展起来,巫祝的地位下降。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
    A . 史学取得独立 B . 王权垄断神权 C . 人文精神发展 D . 专注祖先祟拜
  • 2.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战国时期,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
    A . 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性 B . 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C . 小农经济具有先进性 D . 宗法分封的落后性
  • 3.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公天下之端自秦始。”下列最能体现“秦之私”的是(    )
    A . 自称“始皇帝” B . 创建三公九卿制 C . 王位世袭发端 D . 地方全面郡县制
  • 4.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中国古代皇帝一般有庙号、尊号、年号、谥号等称谓,下列属于同一类的是( )
    A . 汉高祖、汉武帝、唐太宗 B . 开皇、贞观、开元 C . 光武帝、隋文帝、唐玄宗 D . 汉文、孝文、天宝
  • 5.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也。据此可知(    )
    A . 大唐文化的兼收并蓄 B . 大唐文化的泽被远西 C . 大唐文化的承前启后 D . 大唐文化的独创辉煌
  • 6. (2022高三上·运城月考) 宋代政府打破唐代“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禁令,使商人获得了从政的权利。政府还制定法律,对勒索商人的官吏进行惩罚,如果“留滞(商人)三日加一等,罪止徒二年,因而乞取财物,赃轻者徒一年”。宋朝政府的做法(    )
    A . 有利于边疆危机的缓解 B . 扩大了科举选官的范围 C . 旨在解决“三冗两积” D . 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 7.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征服南宋以后,忽必烈发现不设法归依汉族传统,就无法成为令汉人心悦诚服的皇帝。一个方法是使这个政权具备华夏王朝系列,将其置于自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北方算起的漫长的王朝系列。据此可知元朝的建立(    )
    A . 推进了民族交融 B . 摈弃了民族传统 C . 照搬了中原文化 D . 扩大了统治范围
  • 8.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明清时代,出现了土地永佃权,也叫田面权。永佃权是佃农在按租约交租的前提下,永久租种某块土地的权利,地主出卖转让土地,不影响佃农继续租种.具有田面权的佃农,不但可以长期使用这块土地,并且有将田面权出卖、抵押和典当的自由,土地永佃权的出现(    )
    A . 彻底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B . 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 . 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 D .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9.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下表  康熙帝颁赐御书一览表(部分)

    时间

    康熙帝的御赐书法活动

    康熙一十七年

    赠王渔洋(入值南书房)石刻“清慎勤”三个大字,意为清正廉洁,慎行笃思,勤勉为政-

    康熙二十三年

    东巡曲阜,拜谒孔庙,赐匾“万世师表”。

    康熙二十五年

    御书“学达性天”四字匾额,颁发至宋儒周敦颐、张载、程颖、程颐、朱熹柯堂及白鹿洞书院。

    康熙三十四年

    因其“遭遇耿逆之变,守节尽忠”,御书“忠贞炳日”匾额,悬挂于范承谟专祠。

    康熙四十二年

    御书《督抚箴》(督抚的戒规)一篇,赐巡抚李光地。

    从上述材料可知清朝(    )

    A . 书院进入蓬勃发展时期 B . 统治者强化对主流思想的认同 C . 选官标准发生重要改变 D . 程朱理学开始成为了官方哲学
  • 10.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科技文化并不是当时西方先进的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的古典科学体系和实验思维方式,而是以上帝为中心的中世纪科学体系和经院哲学。对此现象理解较为恰当的是(    )
    A . 阻碍了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 B . 旨在宣扬中世纪的科学技术 C . 借助实用科技减少传教阻力 D . 对中国科技发展无正面影响
  • 11.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雅典城的帕特农神庙以结构均匀和比例协调著称于世。神庙的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31,接近希腊人追求的“黄金分割比”。这一建筑特点(    )

    A . 突出了宗教信仰无上权威 B . 受到东方艺术风格影响 C . 服务于城邦政治生活需要 D . 体现人文与理性相结合
  • 12.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清政府一向视海外华侨为“自弃王化”,对华工不予庇护。1872 年,数起古巴华工惨案引起国际关注,迫于舆论压力,总理衙门派人前往古巴调查,后与西班牙签订《会订古巴华工条款》,并在古巴派驻领事保护侨民。这一转变(    )
    A . 缘于国际秩序的公正合理 B . 体现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 C . 提升了海外华工政治地位 D . 打破了天朝上国的旧观念
  • 13.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在印尼发现一艘9世纪造于阿拉伯的沉船,残骸中发现6万个中国湖南长沙窑的瓷器,有些带有很像阿拉伯文的字母,但仔细看又不是真正的阿拉伯文,专家称之为“伪网拉伯文",这在当时中国外销瓷器中很常见。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A . 瓷器是当时最主要出口物 B . 东南亚是中国唐代瓷器主要外销区域 C . 阿拉伯是东西方贸易桥梁 D . 唐长沙窑适应消费市场调整艺术风格
  • 14.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拉丁美洲摆脱殖民统治后,各政权都落到土生白人地主手中,大庄园制得到维续发展,天主教会也拥有大量土地,小农地产只占整个拉丁美洲耕地的10%。由此推知,拉美(    )
    A . 殖民时期的封建结构被延续 B . 君主专制统治基础日益稳固 C . 天主教会的影响力日益上升 D . 农业从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小
  • 15. (2023·眉县一模) 新世纪初期,英语热持续升温,2007 年底全国有899所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非通用语专业的发展,截至2016年,全国共开设66种非通用语专业,分布在167 所高校。外语教育多元化(    )
    A . 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 B .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C . 服务于经济文化发展 D . 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
  • 16.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公元前594年(鲁宜公十五年)鲁国实行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史称初税亩,它是承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这一时期也可以表述为(    )
    A . 公元前五世纪初 B . 公元前五世末 C . 公元前六世纪初 D . 公元前六世纪末
二、非选择题:满分52分,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2分,18题14分,19题14分,20题12分。
  • 17.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黄宗蓑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中国历史上的历次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老百姓的赋税负担就加重一次,是为“黄宗羲定律”。

    材料一:由于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的出发点都不是“减税”而是“并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于传统社会里缺乏对于官僚阶层的有效制的,皇权是唯一能与之抗衡的力量,但是皇权相对于庞大臃肿的官僚阶层来说,所起到的作用极其有限。同时,老百姓没有任何议价权利,也普遍没有民主权利,必能导致官僚阶层的为所欲为。由于外来军事威胁不够大,君主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去出让部分政治权力蛤蚋税人。

    材料二:通过将正杂明暗诸税合并为简单的税种征收,同时下令不得再征他税,虽铭可以在短期内取得效果,却无法解决百姓负担过重的根本问题,尤其是从制度上约束政府和官员开征新税的权力从未被提及。正是由于“黄宗羲定律”的存在,才导致中囚古代赋税征收中存在诸多不法行为,官员们的额外索取更是不胜枚举。历史上的中国农业耕种技术有显著提升,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并未见明显改善。

    ——摘编自倪玉平 《中国历史上为何存在“黄宗羲定律”》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定律”现象产生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定律”现象的影响。
  • 18.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圣”和“贤”的内涵与标准随着时代发展而交迁,但成为圣贤是中国人长久的人生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主要各家中,有法家对“贤”下了清楚的定义,他们以为“农、战”才是贤。儒家以为贤或德主要包括学识、行政能力与仁、义、正直、良心等道德。墨子之徒则以为贤或德应包括兼爱、非攻、节用及具有救民于匮乏和悲惨生活之中的宗教信念与使命。

    材料二:崇祯元年进士刘之纶,原为四川贫农,常常要砍柴薪,拿到市场贩卖,以补足家用,他读书立志做圣人,铭刻“必为圣人”自鼓;清朝著名水师提督彭玉麟,他的父亲虽是一个没有土地的佃农,也知道穷人要显著改变社会地位,就必须要研究儒家经典;清朝时期贵州省的王觉莲,其父母欲其继家业为商贾,但他在五岁小小年纪便敢于违反父母意愿,自请读书。当一位富裕的商人之子资质不好,有时也会选一些好学的邻居孩子做未来的女婿,给予资助与经常的鼓励。

    ——摘编自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各学派“贤”的不同内涵。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并分析其形成背景。
  • 19.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往往不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9卷,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这大体上就是希腊人当时所知道的世界。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却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天下”,这个“天下”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

    ——摘编于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异教土壤都是应受天谴的,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世界之外。中古时期伊斯兰历史学家心目中的世界,实际是伊斯兰教传播所及的世界,其周围地区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化外而已。到了18世纪,伏尔泰著《风教通议》时,废洪水创世之说,从他当时认为最远古的中国讲起,并把欧、亚、非、英几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

    ——摘编自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卷》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希罗多德与司马迁对世界历史认知的共同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对世界历史认识的突破并分析其原因。
  • 20. (2022高二下·东莞期末)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简表,完成下列要求。

    表2中外文化交流简表

    汉代

    丝绸之路开通,中国丝绸、陶瓷等外传,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唐朝

    唐朝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随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

    明清时期

    利玛窦等传教士来华,传播了天主教和西方的科学技术,徐光启参考传教士带来的西方科技论著,写成了《农政全书》;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

    法国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文化交流”为主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