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西汉初年,“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淫侈之俗,日日以长”,北方匈奴的侵扰,国家安危犹在。贾谊向汉文帝上《论积贮疏》,引述管子“仓禀实而知礼节”来说明贮粮的重要性,认为“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并建议“驱民而归之农”,从而“富安天下”。
——摘自 吴慧《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材料二:由于人口的膨胀,清朝粮食危机日益严重,统治者高度重视仓储制度的建设。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的有京仓、通州仓等,保证官俸、京城军粮供应。常平仓是清代最为重要和普遍的官仓,设于各直省府、厅、州、县,每年“春夏出粜(卖出粮食),秋冬籴还(买入粮食),平价生息,凶岁则按数给散贫户”。为确保常平仓在灾荒中有效发挥作用,清朝廷多次进行全国性的清仓查库。此外,还有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创建的社仓、义仓,分布于广大乡村和市镇。
——摘编自 赵晓华《清代粮食安全政策及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