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下·驻马店期末)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自从大约十万年前现代智人从非洲稀树草原迁移到气候更冷的地区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不得不保护自己免受风霜的侵袭。人们开始实验用各类不同的纤维去纺纱和织布,以御寒和防晒。世界各地独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把植物转化为布匹的方法,棉花的重要性逐渐增加。人类的栽培更进一步地改变了棉花。一开始,棉花只是一种杂乱的多年生灌木或矮树,有着坚硬外壳的小小的种子,上面覆盖着粗乱的很难区分开来的绒毛;人们把它改造成了一种紧凑的矮小的一年生植物,种子上长着大量的白色长纤维,很容易开花结果。棉花种植者小心地进行实验,把它培育成可以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布料需求的作物。他们改良棉花使其适合某些生态环境,将其移栽到远方,扩展其适应范围,增加其多样性。与自然界其他许多物种一样,人类的培育加速并改造了棉花的生物史。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

    材料二:

    在公元前2世纪或更早时期,棉花及棉织品开始传入中国。西汉时期,海南岛居民已经开始种棉织布。不过棉花传入中国后并没有大范围普及,仅在西南边疆和东南沿海省份种植。宋末元初,松江人黄道婆从黎族人那里学习了纺织技术。技术的传授、工具的革新,使得棉花种植在江南地区快速推广。元代时期,政府重视农桑,棉花种植完成了由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再到黄河流域的空间分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南宋书籍中最早出现“棉”字,到清代,棉或棉花最终成为习惯用语。元以后的诸多农史文献,如《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都有对棉花种植情况的详细记载,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棉花种植“寸土皆有”。

    (摘编自曹瑞臣《棉花的全球传播》)

    材料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我国棉花产业“大而不强”,棉花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或多或少存在问题。在“种”的环节,存在品种多而杂乱、种植户只求产量不重质量的现象;而在随后的收、储等环节均存在规模化不足、分级不清的情况,导致一些高端纺织企业宁愿加价进口国外高端原棉。近几年,我国棉花产量较为稳定,总体维持在500万吨以上;我国棉花进口量和进口金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0年中国棉花进口量为216万吨,同比增长16.8%。进口金额为3565.2百万美元,同比下降0.1%。据悉,为满足国内需求,中国每年需进口150万吨左右棉花。我国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加强与巴西、印度等重要棉花生产国合作,确保国内棉花供应链稳定。此外,为防止棉贱伤农,维持棉花价格的相对稳定,我国采取了灵活高效的价格调控措施,既能够激发棉农的种棉积极性,满足纺织企业的生产需求,又能够让纺织企业在国际上有竞争力。

    (摘编自中商产业研究院《2021年中国棉花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1. (1) 下列图解,不符合材料相关内容的一项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把植物转化为布匹的过程中,棉花不是人们选择的唯一材料,它对人们的重要性是逐年增加的。 B . 到明朝时棉花已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作物,这是因为它传入中国后备受重视,一直大范围普及。 C . 我国棉花生产现状会形成低端原料积压难销、高端原料供不应求的局面,棉花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D . 我国棉花产业收、储等环节存在问题,为满足国内生产需求,每年需进口150万吨左右高端原棉。
    3. (3) 棉花能传入中国,成为我国目前广泛种植的作物,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