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明代荷塘镇篁湾村举人李唐佐曾在四川为官,荣归故里后将本地的草扎“游龙”糅合四川“彩龙”的特点,制成了最早的纱龙灯。上世纪初,留日乡民李育颖借鉴日本北能舞龙工艺加以改造,荷塘纱龙逐渐成型。荷塘纱龙长50余米,以特制的轻纱作龙衣,用金钱片式的红、黄绸布贴作龙鳞,龙体内装上有防风防滴装置的蜡烛,尤其在夜间点燃时,整条龙通明透亮,高难度动作频出,高潮迭起,却能使龙体内蜡烛经久不灭。舞者26人轮番上场,接力交替时,不歇舞,不乱阵,被称为“绝技”。荷塘纱龙以独特的创造和浓郁的地方特色,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荷塘镇先后被授予“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