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段一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

    文段二

    盖尝求之于六经 , 至于《诗》与《春秋》之际,而后知圣人之道,始终本末,各有条理。夫正化之本,始于天下之易行。天下固知有父子也,父子不相贼,而足以为孝矣。天下固知有兄弟也,兄弟不相夺,而足以为悌矣。孝悌足而王道备。此固非有深远而难见,勤苦而难行者也。故《诗》之为教也,使人歌舞佚乐,无所不至,要在于不失正焉而已矣。《春秋》力争于毫厘之间,而深明乎疑似之际,截然其有所必不可为也。不观于《诗》,无以见王道之易。不观于《春秋》,无以知王政之难。

    自孔子 , 诸子各以所闻著书,而皆不得其源流,故其言无有统要,若孟子,可谓深于《诗》而长于《春秋》者矣。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至宽而不可犯,至密而不可察,此其中必有所守,而后世或未之见也。

    孟子尝有言矣:“人能充其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①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②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话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惟其不为穿窬也,而义至于不可胜用。惟其未可以言而言,可以言而不言也,而其罪遂至于穿窬。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呜呼,此其所以为孟子欤!后之观孟子者,无观之他,亦观诸此而已矣。

    (节选自苏轼《孟轲论》,有删改)

    【注释】①穿窬(yú):穿墙(偷盗)。②餂(tiǎn):取,谋取。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 B . 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 C . 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 D . 人能充其无欲/为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孺子,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也用作长辈对晚辈的称呼,现多表示轻蔑意。 B . 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分别为《诗》《书》《礼》《易》《乐》《春秋》。 C . 孝悌,指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儒家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D . 没,通“殁”,死;古人对不同人的“死”有不同说法,如“崩”“薨”“卒”“不禄”等。
    3. (3)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认为,人人都有怜爱他人的心,而君主若想轻松治理天下,必须将践行怜悯他人的心与施行怜悯他人的国家政策紧密联系起来。 B . 《诗》和《春秋》对了解王道和王政十分重要,因此苏轼认为研究六经的人,只需读懂《诗》和《春秋》就能够懂得圣人的道理。 C . 苏轼认为,孔子之后,诸子百家虽各自著书立说,但是他们的言论大多都不重要,因为他们没有探寻到孔子学说的源流。 D . 苏轼对孟子论述道理的方式方法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这其中一定有孟子的深意,只是后世学者可能还没理解罢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②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计。

    5. (5) 文段二中苏轼评价孟子“其道始于至粗,而极于至精”,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苏轼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