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不只是具体的学识,甚至包括气质、教养与趣味,金庸都比许多新文学家显得更像传统中国的“读书人”。五四一代新文学家中,像周氏兄弟那样学养丰厚的,并不少见;问题是,三四十年代以后,从事新文学创作的,更强调“生活积累”而不是“文化修养”。这里有家庭经济及教育水平的限制,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五四新文化思潮对传统中国的激烈批判,使得以“进步”自居的后生小子,往往低估了祖先的智慧与才华。不能说没读书,也并非真的把线装书统统扔进茅坑,而是以西方文化剪裁中国文化的大思路,使得作家们普遍对传统中国缺乏信心与兴趣。

    金庸曾直截了当地称:“也有人问武侠小说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看,我觉得大概是武侠小说比较根据中国的传统来着手。”章回小说的结构方式、简洁高雅的文学语言、再加上描写的是传统中国的社会生活、小说中体现的又是国人乐于接受的价值观念,金庸的武侠小说于是流及四方。

    具体到对武侠小说的评价,新旧文学家更是如同水火。这里必须将近在眼前的庚子事变的惨痛教训考虑在内。郑振铎称“‘新人们’,是竭了全力来和这一类谬误的有毒的武侠思想作战的”,原因是义和团的降神仪式及“刀枪不入”记忆犹新,不由人不对其“使强者盲动以自戕,弱者不动以待变”保持高度警惕。同样将关于游侠的想象作为“民族性”来理解,金庸与郑振铎的态度截然相反。金庸称“注重‘人情”和‘义气’是中国传统社会特点,尤其是在民间与下层社会”;“武侠小说中的道德观,通常是反正统,而不是反传统”。大力张扬处于民间的,反正统的游侠精神,在金庸看来,符合现代人对于传统的选择与重构。

    游侠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精神,不同时代、不同文体、不同作家,会有截然不同的诠释;但这并不妨碍游侠对于中国文人的巨大感召力,不以武侠小说见长的张恨水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有一段话值得关注:倘若真有人能写一部社会里层的游侠小说,这范围必定牵涉得很广,不但涉及军事政治,并会涉及社会经济,这要写出来,岂但震撼文坛而已哉?张氏心目中理想的武侠小说是“不超现实的社会小说”,故将目光锁定在“四川的袍哥、两淮的帮会”上,老劼人的长篇小说《死水微澜》《大波》等,倒是以四川袍哥为主要描写对象,但其对于传统中国文学的借鉴,取艳情而非武侠。李君虽则对游侠精神、世俗生活以及民间帮派深有体会,却不曾跨越雅俗之门槛,介入武侠小说的写作。

    游侠精神之值得关注,与武侠小说的发展前景,二者并不完全等同。金庸的成功,既是武侠小说的光荣,也给后来者提出巨大的挑战:武侠小说能否再往前走?大作家的出现,可以提升一个文学类型的品位。这自然没错,可还必须添上一句:能否继续发展,取决于文类的潜力及预留空间的大小。从《三侠五义》到《笑傲江湖》,一百多年间,武侠小说迅速走向成熟。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称“侠义小说之在清,正接宋人话本正脉,固平民文学之历七百余年而再兴者也”,“惟后来仅有拟作及续书,且多溢恶,而此道又衰落”。金庸等人的崛起,又使得此“宋人话本正脉”再度接续,且大有发展余地。

    或许,武侠小说的出路,取决于“新文学家”的介入(取其创作态度的认真与标新立异的主动),以及对传统游侠诗文境界的吸取(注重精神与气质,而不只是打斗厮杀)。应该说,金庸已经这么做了,但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些。毕竟,对于史家与文人来说,游侠精神,是个极具挑战性且充满诱惑力的“永恒的话题”。

    (节选自陈平原《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有删节)

    1. (1) 关于武侠小说,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金庸认为武侠小说受到大家的欢迎是因为武侠小说从中国的传统着手,而大力张扬处于民间的、反传统的游侠精神就是依据传统的体现。 B . 作者认为武侠小说吸取了传统文学中的民间文化精神即游侠精神,游侠精神是武侠小说创作的根基,虽然不同作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 C . 游侠精神对金庸、张恨水和李劼人均具有感召力,但张恨水虽有深刻见解却不以武侠小说见长,而李劼人始终不曾介入武侠小说的创作。 D . 对于武侠小说能否再往前走,作者认为大有发展空包,如果武侠小说家们能积极介入并吸取传统游侠诗文的境界,武侠小说就能发展得更好。
    2. (2)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家庭经济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及五四新文化思潮对传统中国的批判,使得作家们以西方文化剪裁中国文化,普遍对传统中国缺乏信心与兴趣。 B . 章回小说的结构方式、简洁高雅的文学语言及对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描写等既体现了金庸的学识,同时也是金庸小说得以传播的原因。 C . 在评价武侠小说时,金庸和新文学家们的态度截然不同,新文学家们由于受到近在眼前的庚子事变的影响,认为武侠思想是谬误的有毒的。 D . 作者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为例意在说明武侠小说的流变兴衰,以便读者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观照金庸的小说,更好地认识金庸小说的价值。
    3. (3) 结合文本概括金庸对于武侠小说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