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郑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显德六年二月丁亥,开封府奏田税旧一十方二干余顷,今按行得羡田四万二千余顷,减三万八千顷。诸州行田使还,所奏羡田,减之仿此。淮南饥上命以米货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四月乙未,大治水军,分命诸将水陆俱下,以韩通为陆路都部署,太祖皇帝为水路都部署。丁酉,上御龙舟沿流而北,舳舻相连数十里。己亥,至独流口,溯流而西。辛丑,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辉以城降。五月丙午,宴诸将于行宫 , 议取幽州,诸将以为:“陛下离京四十二日,兵不血刃,取燕南之地,此不世之功也。今虏骑皆聚幽州之北,未宜深入。”上不悦。是日,趣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先发,据固安;上自至安阳水,命作桥,会日暮,还宿瓦桥,是日,上不豫而止。契丹主遣使者日驰七百里诣晋阳,命北汉主发兵挠周边。闻上南归,乃罢兵。南唐清源节度使留从效遣使入贡,请置进奏院于京师,直隶中朝,诏报曰:“江南近服,方务绥怀,卿久奉金陵 , 未可改图。若置邸上都,与彼抗衡,受而有之,罪在于朕。卿远修职贡,足表忠勤,勉事旧君,且宜如故。如此,则于卿笃始终之义,于朕尽柔远之宜,惟乃通方,谅达予意。”南唐主遣其子纪公李从善与钟谟俱入贡,上问谟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曰:“既臣事大国,不敢复尔。”上曰:“不然。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计。”谟归,以告南唐主。南唐主乃城金陵,凡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

    (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五》,有删改)

    【注释】①显德,后周世宗承袭太祖年号。②太祖皇帝,指宋太祖赵匡胤,时任后周军队将领。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 B . 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 C . 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 D . 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敕,告诫,吩咐;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诏”“制”也可以指帝王的命令。 B . 舳舻,大船和小船,泛指船只,如苏轼《赤壁赋》中的“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C . 行宫,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如《长恨歌》中的“行宫见月伤心色”。 D . 金陵,古邑名,六朝古都,历史上曾称“建业”“建康”等,今江苏省南京市。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封府奏报核查得到多出的田地有四万二千余顷,世宗敕令减免部分土地的租税,各州多出的田地被减免,租税的比例仿照开封府。 B . 世宗大力整治水军,分别命令众将水、陆两路同时而下,世宗乘坐龙船沿着水流北上,到达独流口。后来世宗到达益津关,契丹守将率城投降。 C . 世宗在行宫宴请众将,商议夺取幽州,众将认为世宗离开京城日久,所以不宜继续作战。世宗坚持己见,后来因身体不适而停止进军。 D . 南唐君主的儿子纪公李从善与钟谟一道入朝进贡,钟谟回答世宗问话,说已臣事大国,不敢再操练军队进行战备,世宗不认可他的说法。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契丹主遣使者日驰七百里诣晋阳,命北汉主发兵挠周边。

      ②南唐主乃城金陵,凡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