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的命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诞生于中国春秋时期的珠算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珠算申遗成功让中国人五味杂陈。无论何种心情,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珠算和算盘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最为严重的现实是,2001年中国教育部颁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学还可减轻学生负担”为由,将珠算取消。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成熟和消亡一样,珠算被更为快速和简便的计算器和计算机取代是事物的一种新陈代谢,没有必要伤感。但是,珠算之于计算器并非电报之于电邮、短信、QQ等,会被后者完全取代。相反,珠算之于计算器犹如纸媒之于数字化媒体,可能是一种相互弥补和相互补充的关系,而不是你存我亡的关系。
原因在于,珠算和算盘中存在许多永续发展的或青春常在的要素。珠算要代代相传而不为计算器所完全取代,就需要被使用,要从使用它的人们中获得灵气和新生。
今天,以电脑、网络、 智能电话、电子游戏、谷歌和百度等搜索引擎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数字技术是首先通过影响大脑,然后才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也才使世界得以改变。中国的研究则证明,人们在使用算盘进行珠算时,大脑也在不断接受新的刺激,正如人们在使用数字技术一样。珠算特有的技巧,如左右手拨珠可以有效地开发孩子的左右脑、启迪智力、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在这些方面珠算甚至优于数字技术。
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孝威等人从2008年至2009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通过核磁共振、脑电图测试,对哈尔滨市30名学过珠算、30名没有学习过珠算(共60名)儿童进行珠算学习和使用的研究,结果证明,珠算能提高学生的智商、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其实,学习和使用珠算还具有数字时代所不具有的优势,尤其是在特殊时期和环境下,例如战争、灾难(如地震)、断电、野外等环境,计算器和计算机不能发挥作用了,简便的珠算还能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使用珠算既是防止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性痴呆),又是矫正该症状的有力工具。
只要中国人,或其他国家的人还在使用算盘和珠算,珠算就不会仅仅是一种遗产,而是一种可以与现代数字技术相提并论和相互补充的实用技术,而且这一技术还会因可持续发展而永葆青春。
中国珠算入选世界“非遗”,这当然是一种荣誉,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中国珠算不被社会淘汰,如何能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如果我们只是沉浸于中国珠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那么除了自我欣赏之外,中国珠算离消亡的命运也就不远了。加上珠算,我国已拥有30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世界前茅。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都是缺乏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遗产,我们的保护更多的是一种拯救,使其不至于迅速消亡。
(选自《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