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后来被孔子描述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义以为纪……是谓 小康。”在孔子看来,“大同”与“小康”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倡导“天下为公”,而后者则表现为“天下 为家”。“大同”因何而“大”?因“天下为公”而“大”。“小康”因何而“小”?因“天下为家”而“小”。“小康” 因何而“康”?因“礼义以为纪”即确立伦理道德规范而“康”。在中国话语中,“康”既是指身体上无病, 又是指生活上无忧,所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因此,“小康”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通 向更高文明形态的道路。从“天下为家”的“小康”出发,可以渐次通向“天下为公”的“大同”之境。可见, 全面把握传统“小康”概念,需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家”。家是“小康”的社会基础和逻辑起点,小 康社会因“天下为家”及“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显其文化境界之“小”。二是“康”。小康社会秉持“礼 义以为纪”,因确立伦理道德规范而实现“康”。三是“大同”。小康社会以“小家”为发展动力,又以“礼 义”而超越其“小”、实现其“康”,是由“家”之“小”通往“天下”之“大同”的康庄大道。

    作为现代话语的“小康”与作为传统话语的“小康”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虽然在现代语境中, “小康”不以所谓“天下为家”为标志,但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改革开放到当下的多种所 有制经济并存,“家”确实是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尤 其是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充分释放以“家”为单位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同时,现代语境中的“小康”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出的发展目标,在所有制基础和价值 取向上都凸显了一个“公”字,这与传统语境中的“小康”将通向“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具有相通性。 然而需要明确,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语境中,与“小康”对应的概念是“现代化”。“现代化” 是“小康”的前景,当代中国发展的目标是由“小康”走向“现代化”。正是在现代化的语境中,现代的“小 康”概念超越了传统的“小康”概念。进一步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其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其 终极目标是共产主义,这与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时代的传统“小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作为现代意 义上的“小康”概念的升级版,“全面小康”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度建构、文明形态等诸多层面对传 统“小康”概念进行了科学扬弃。

    (节选自《发掘阐扬“全面小康”的伦理学意蕴》,《人民日报》2017 年 3 月 21 日) 

     材料二:

    当代意义的小康与传统意义的小康存在着重大区别。这种区别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在当代 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蕴藏的卓越智慧和巨大潜力。

    首先,传统小康社会是个小康梦想,现代小康是即将变为现实的小康社会。在孔孟那里,小康 确实是作为社会理想提出的,但对传统社会普通百姓来说,小康实际上只是一个梦想,很少有人能 将其变为现实;即使将其实现也难以持久,即所谓“富不过三代”。因此,传统小康整体上看只是一 种梦想,在传统社会的任何时代从未真正实现过。到 20 世纪 80 年代,小康是国家主要领导人作为 国家建设目标提出来的,并被确定为党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经过中国人民上下同心的艰苦 奋斗,它即将变为社会现实,而且这种走向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改变的。梦想和现实是两种小康社会 最直接的区别。

    其次,传统小康主要是指经济小康,当代小康是全面小康。传统小康是广大处于极其贫困状态 的穷苦百姓所希冀的吃饱穿暖之梦,是“温饱之家”的梦想,通常不包括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面, 更没有考虑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传统不同,当代小康是全面小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进步,全体人民从这种进步中充分获得权益,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普 遍提升。当代小康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性、 协调性、可持续性,致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落脚于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再次,仅就经济而言,两者在生活质量、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存在着天壤之别。中国传 统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明,基本上是一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与这 种自然经济相适应,形成了“安土重迁”“重本抑末”观念,这些观念导致人们重视、崇尚农业,轻视 甚至贬抑其他产业特别是商业,即所谓“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三国志 ” ·魏书·司马芝传》)。 生活在这种自然经济下的百姓,靠天吃饭,生活贫苦,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可能颗粒无收,饥寒 交迫,甚至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推进工业 化,走上了建设现代化的道路,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物质文明日益繁荣。因此,当代小康已 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吃饱穿暖,而是现代意义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追求的是人民共同富裕。

    (节选自江畅《小康社会理想及其实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中国发展目标的现代语境中的“小康”与通向“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传统语境中的“小 康”具有相通性,从而形成内涵上的延续性。 B . 从结果上来看,传统小康与现代小康有明显不同,传统小康社会是难以实现的,现代小康 社会能够变为现实,这是它们之间最直接的区别。 C . 传统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是通向大同社会的康庄大道,而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则是以实现 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的,二者价值取向是相同的。 D . 传统意义上的小康关注的是个人与家庭的小康,不追求社会整体小康;现代意义的小康更 关注的是社会全体的小康:二者的境界高低不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同”与“小康”,前者倡导“天下为公”,而后者则表现为“天下为家”,要实现“天下大同”, 首先要实现家之“小康”。 B .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传统意义上的小康到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其内涵和目 标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 C .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实现个体“小 康”,也无法实现全面持久“小康”。 D . “现代化”的科技力量是现代小康超越传统小康的根本原因,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其最终落 脚点是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自由地发展。
    3. (3)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对“全面小康”的解读的一项是(   )
      A .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平衡,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一个地区也不能少。 B . 人们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尽享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的红利。 C .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D . 重在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能够吃饱穿暖,有房住,有车开,有班上,生活切实得到保障。
    4. (4)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5) 2021 年 7 月 1 日,习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作为这一伟大 历史进程的亲历者、见证者,你将怎样向身边的外国友人介绍这一历史成就?请你结合材料, 写出要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