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天高教育共同体2022年7月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更新时间:2022-08-29 浏览次数:52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1.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后来被孔子描述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义以为纪……是谓 小康。”在孔子看来,“大同”与“小康”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倡导“天下为公”,而后者则表现为“天下 为家”。“大同”因何而“大”?因“天下为公”而“大”。“小康”因何而“小”?因“天下为家”而“小”。“小康” 因何而“康”?因“礼义以为纪”即确立伦理道德规范而“康”。在中国话语中,“康”既是指身体上无病, 又是指生活上无忧,所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因此,“小康”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通 向更高文明形态的道路。从“天下为家”的“小康”出发,可以渐次通向“天下为公”的“大同”之境。可见, 全面把握传统“小康”概念,需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家”。家是“小康”的社会基础和逻辑起点,小 康社会因“天下为家”及“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显其文化境界之“小”。二是“康”。小康社会秉持“礼 义以为纪”,因确立伦理道德规范而实现“康”。三是“大同”。小康社会以“小家”为发展动力,又以“礼 义”而超越其“小”、实现其“康”,是由“家”之“小”通往“天下”之“大同”的康庄大道。

    作为现代话语的“小康”与作为传统话语的“小康”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虽然在现代语境中, “小康”不以所谓“天下为家”为标志,但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改革开放到当下的多种所 有制经济并存,“家”确实是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尤 其是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充分释放以“家”为单位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同时,现代语境中的“小康”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出的发展目标,在所有制基础和价值 取向上都凸显了一个“公”字,这与传统语境中的“小康”将通向“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具有相通性。 然而需要明确,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语境中,与“小康”对应的概念是“现代化”。“现代化” 是“小康”的前景,当代中国发展的目标是由“小康”走向“现代化”。正是在现代化的语境中,现代的“小 康”概念超越了传统的“小康”概念。进一步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其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其 终极目标是共产主义,这与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时代的传统“小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作为现代意 义上的“小康”概念的升级版,“全面小康”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度建构、文明形态等诸多层面对传 统“小康”概念进行了科学扬弃。

    (节选自《发掘阐扬“全面小康”的伦理学意蕴》,《人民日报》2017 年 3 月 21 日) 

     材料二:

    当代意义的小康与传统意义的小康存在着重大区别。这种区别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在当代 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蕴藏的卓越智慧和巨大潜力。

    首先,传统小康社会是个小康梦想,现代小康是即将变为现实的小康社会。在孔孟那里,小康 确实是作为社会理想提出的,但对传统社会普通百姓来说,小康实际上只是一个梦想,很少有人能 将其变为现实;即使将其实现也难以持久,即所谓“富不过三代”。因此,传统小康整体上看只是一 种梦想,在传统社会的任何时代从未真正实现过。到 20 世纪 80 年代,小康是国家主要领导人作为 国家建设目标提出来的,并被确定为党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经过中国人民上下同心的艰苦 奋斗,它即将变为社会现实,而且这种走向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改变的。梦想和现实是两种小康社会 最直接的区别。

    其次,传统小康主要是指经济小康,当代小康是全面小康。传统小康是广大处于极其贫困状态 的穷苦百姓所希冀的吃饱穿暖之梦,是“温饱之家”的梦想,通常不包括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面, 更没有考虑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传统不同,当代小康是全面小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 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进步,全体人民从这种进步中充分获得权益,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普 遍提升。当代小康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性、 协调性、可持续性,致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落脚于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再次,仅就经济而言,两者在生活质量、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存在着天壤之别。中国传 统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明,基本上是一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与这 种自然经济相适应,形成了“安土重迁”“重本抑末”观念,这些观念导致人们重视、崇尚农业,轻视 甚至贬抑其他产业特别是商业,即所谓“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三国志 ” ·魏书·司马芝传》)。 生活在这种自然经济下的百姓,靠天吃饭,生活贫苦,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可能颗粒无收,饥寒 交迫,甚至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推进工业 化,走上了建设现代化的道路,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物质文明日益繁荣。因此,当代小康已 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吃饱穿暖,而是现代意义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追求的是人民共同富裕。

    (节选自江畅《小康社会理想及其实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中国发展目标的现代语境中的“小康”与通向“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传统语境中的“小 康”具有相通性,从而形成内涵上的延续性。 B . 从结果上来看,传统小康与现代小康有明显不同,传统小康社会是难以实现的,现代小康 社会能够变为现实,这是它们之间最直接的区别。 C . 传统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是通向大同社会的康庄大道,而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则是以实现 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的,二者价值取向是相同的。 D . 传统意义上的小康关注的是个人与家庭的小康,不追求社会整体小康;现代意义的小康更 关注的是社会全体的小康:二者的境界高低不同。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同”与“小康”,前者倡导“天下为公”,而后者则表现为“天下为家”,要实现“天下大同”, 首先要实现家之“小康”。 B .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传统意义上的小康到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其内涵和目 标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 C .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实现个体“小 康”,也无法实现全面持久“小康”。 D . “现代化”的科技力量是现代小康超越传统小康的根本原因,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其最终落 脚点是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自由地发展。
    3. (3)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对“全面小康”的解读的一项是(   )
      A .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平衡,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一个地区也不能少。 B . 人们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尽享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的红利。 C .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D . 重在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能够吃饱穿暖,有房住,有车开,有班上,生活切实得到保障。
    4. (4)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5) 2021 年 7 月 1 日,习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作为这一伟大 历史进程的亲历者、见证者,你将怎样向身边的外国友人介绍这一历史成就?请你结合材料, 写出要点。
  • 2.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法庭上

    契诃夫

           县城有一幢深棕色的房子,平时,地方自治局执行处、调解法官会审法庭以及掌管农务、酒类 专卖、军事的衙门和其他许多衙门,轮流在那儿开会。这一天,地方法院分院巡回到此,在那所房 子里开庭审案。

           这所房子好比营房,旧得快要坍了,里里外外一点也没有舒适的影子。甚至在春光明媚的日子, 它也好像被浓重的阴影覆盖着。看起来也真奇怪,那班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在自 己家里往往因为屋里有一点淡淡的煤烟味就大吵大闹,如今在这儿,通气窗嗡嗡地响,冒烟的蜡烛 发散着刺鼻的气味,污黑的墙壁老是挂着水珠,他们反倒满不在乎了。

           地方法院九点多钟开庭。审讯毫不迟延地进行,结案很快。人们的动作、发言、灾难、真情、 假话也一闪而过……下午两点钟,庭长宣布审问“农民尼古拉·哈尔拉莫夫被控杀害妻子”一案。

           被告事先已经押来,这时候往被告席走去。他是个高大壮实的农民,身后跟着一个矮小孱弱的兵,荷着枪。

           差不多就在被告席旁边,押解兵忽然脚底下绊一下,手里的枪掉下来,枪托猛地砸在膝盖上。 旁听席上响起了轻微的笑声,这个兵满脸涨得通红,大概是因为砸痛了,或者因为自己笨手笨脚而 害臊。

           庭长还不算老,脸容极为疲倦,眼睛近视,坐在圈椅上纹丝不动,把手掌放在额头旁边,仿佛 在挡住阳光,不让它照到眼睛似的。

           副检察官是个丰满而福泰的黑发男子,戴着金边眼镜,坐着不动,好比一尊塑像。他偶尔往椅 背上一靠,冷漠地瞧着前面出神。

           辩护人那年轻的脸上没有别的表情,只有呆板而冷漠的烦闷,这样的表情只有那些每天必须坐 在同一个地方,看见同样的脸和同样的墙的职员们才会有。 被告先是焦躁不安地对着袖口嗽喉咙,脸色煞白。他呆板而恭敬地瞧着法官们的制服,瞧着陪 审员们疲乏的脸。原先他关在监狱里,一想起法庭的环境和审讯就提心吊胆,如今他倒十分放心了。

           庭长懒洋洋地转动着舌头问道:“被告,您承认六月九日傍晚犯了杀害妻子的罪行吗?”

         “不承认,老爷。”被告站起来,回答说。

           这以后法庭匆匆忙忙着手审问证人,一连审问了两个农妇、五个农民和一个调查过案情的乡村 警察。他们的供词一模一样。他们供道:哈尔拉莫夫像大家一样,跟他的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 有喝多了酒才动手打她。六月九日太阳下山的时候,有人发现老太婆倒在前堂里,身旁一滩血里丢 着一把斧子。大家就找尼古拉,可是他既不在家,也不在街上。大家跑遍所有的农舍和酒店,都没 找到他。到第三天,他却在乡公所里出现,脸色苍白,衣服破烂,周身发抖。

          “被告,”庭长对哈尔拉莫夫说,“您能向法庭说明一下发生凶杀案以后那两天您在什么地方吗?”

          “我在野外走来走去。……什么也没吃,什么也没喝。……”

          “如果您没杀人,那为什么躲起来呢?”

          “我吓坏了。……我怕吃官司。……”

         “哦。……好,坐下吧!”

           最后一个受审的是给死去的老太婆验尸的县医师。庭长眯细眼睛瞧着他那身乌黑发亮的新衣服, 瞧着他活动的嘴唇,不知怎的,却有个懒洋洋的想法在他头脑里自动冒出来了:“现在大家都穿短上 衣,为什么他做了件长的呢?” 庭长身后传来皮靴慎重的响声,这是副检察官走到桌子这边来。

           副检察官低下头凑着庭长的耳朵说:“这个柯烈依斯基办理的侦讯工作马虎得出奇。被告的亲哥 哥他没审问,村长他也没审问,那所小屋的情形也没有写清楚,一点也看不懂。……”

          法庭开始检查那把使老太婆死于非命的斧子。

        “这不是我的斧子。”被告申明说。

        “那么是谁的呢?”

        “我不知道。……我没有斧子。……”

        “庄稼人一天也不能没有斧子。您的邻居伊凡·季莫费伊奇跟您一块儿修理过雪橇,他供述这正 好就是您的斧子。……”

        “我不知道。不过,我敢当着上帝起誓,”哈尔拉莫夫往前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我敢当 着真正的造物主起誓。”

        “我以前什么时候有过斧子,现在可记不清了。以前倒真是有过那么一把,好像比它小一点,可 是我的儿子普罗霍尔把它弄丢了。在他当兵的大约两年前,他去砍柴,跟伙伴们喝开了酒,就把它 弄丢了。……”

       “好,坐下吧!”

       “我敢在上帝面前起誓!”他颧骨上泛起红晕,伸直脖子,继续说,“要是您不相信,那就请您问 我儿子普罗霍尔吧。普罗霍尔,斧子哪儿去了?”他猛地转过身对着押解兵,忽然用粗声粗气的男低 音问道:“哪儿去了?”

         这真是沉重的一刹那!……凡是法庭里的人,头脑里统统掠过同一个吓人的、令人无法相信的 想法:这可能是不祥的巧合吧。人人都情愿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听错了。

       “被告,同看押人讲话是不许可的。”庭长赶紧说。

         谁也没看见押解兵的脸,恐怖像肉眼看不见的人,戴着面具,飞过法庭。民事执行吏悄悄离开 位子站起来,踮起脚尖,张开胳膊,稳住身子,走出法庭去了。过了半分钟就传来兵士换岗所常有 的那种脚步声和响声。

         大家就都抬起头来,极力装得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似的,继续做他们的工作。……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些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对深棕色房子内部恶劣的环境满不在乎,暗示 了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态度。 B . 法院开庭之后,审讯进行的速度很快,并非因为审讯人员的能力和效率,而是反映出相关 人员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审案。 C . 被告原先一想起法庭的环境和审讯就提心吊胆,到了“法庭”临近受审之时反倒十分放心, 是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法律公正的力量。 D . 审判的过程中,庭长就“斧子”这一物证连续发问,被告反复回答“我不知道”却不被信任后, 情绪明显激动,变得焦躁起来。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头对“深棕色的房子”进行了描述,体现了阴森、破旧、压抑的特点,奠定了小说的 基调,为下文的审判工作作铺垫。 B . 在审判过程中,庭长注意到县医师与众不同的穿着,副检察官发现侦讯工作中的疏漏,体 现了他们二人对待案件的认真和细心。 C . 文章借证人之口,交代被告和其他农民一样,跟“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有喝多了酒才 动手打她,此处起到反讽的效果。 D . 本文叙述语言克制,没有愤怒,没有严厉的批判,叙述的是平常的情形和普通的事件,但 正是这些日常工作突出了事件的戏剧性。
    3. (3) 文中两次出现“押解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作用。
    4. (4)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小说是谎言,但是是庄严的谎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 “谎言”与 “庄严”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 3.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建平四年,匈奴单于上书愿朝五年。时帝被疾,或言:“自黄龙、竟宁时,单于朝中国,辄有大 故。”上由是难之,以问公卿,亦以为虚费府帑,可且勿许。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 曰:“臣闻《六经..》之治,贵于未乱;兵家之胜,贵于未战;二者皆微,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 今单于上书求朝,国家不许而辞之,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从此隙矣。匈奴本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 能制,其不可使隙明甚。臣不敢远称,请引秦以来明之,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不敢窥西河, 乃筑长城以界之。会汉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 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孝武即位,设马邑之权,欲诱匈奴,徒费财劳师,一虏不可得见,况 单于之面乎!其后深惟社稷之计,规恢万载之策,乃大兴师数十万,使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 余年,袭王庭,穷极其地,追奔逐北,封狼居胥 ....山,禅于姑衍,以临翰海,虏名王、贵人以百数。 自是之后,匈奴震怖,益求和亲,然而未肯称臣也。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 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得已者也奈何距以辞,开将来之隙?夫疑而隙之,使有恨心, 终无北面之心,威之不可,谕之不能,焉得不为大忧乎!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诚先于 未然,即兵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壹有隙之后,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 之时也。且往者图西域,制车师,置城郭都护..三十六国,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 乃以制匈奴也。夫百年劳之,一日失之,费十而爱一,臣窃为国不安也。唯陛下少留意于未乱、未 战,以遇边萌之祸!”书奏,天子寤焉,召还匈奴使者,更报单于书而许之。赐雄帛五十匹,黄金十 斤。元寿二年,单于来朝,上舍之于上林苑蒲陶宫。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六》)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 得已者也/ B . 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 得已者也/ C . 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 得已者也/ D . 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庭/陈见于前/此乃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所想望/国家虽费/不 得已者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六经》,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B . 五帝,上古时代中国的五位部落首领,为后人所歌颂。 C . 封狼居胥,封,祭地,指在狼居胥山祭地,后用来指建立显赫功绩。 D . 都护,官名,即“总监护”之意。汉宣帝时为驻守西域地区的最高长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人以从黄龙、竟宁年间起,匈奴单于每到中原朝见,中原就会发生大变故为由来阻止匈 奴行朝见天子之礼一事,立刻遭到了扬雄上书驳斥。 B . 扬雄以秦始皇不敢窥伺西河,只好修筑长城作为边界来防范匈奴的事例,劝说皇帝不能因 不接受匈奴单于朝见与匈奴之间产生嫌隙猜忌。 C . 汉代皇帝开拓了西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三十六个城邦国家,不仅是防备康居、乌孙 越过白龙堆沙漠而进犯西部边境,更是控制匈奴。 D . 扬雄上书使皇帝醒悟,于是皇帝召回匈奴使者,答应了匈奴单于来长安朝见之事,并赏赐 给扬雄布帛和黄金,同年单于来到长安朝见天子。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卒其所以脱者,世莫得而言也。

      ②虽智者劳心于内,辩者毂击于外,犹不若未然之时也。

    5. (5) 请分析扬雄奏章中“夫明者视于无形,聪者听于无声”所阐述道理和他这样说的目的。
  • 4.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古代诗歌阅读

    题渊明像

    艾可翁

    漉酒不孤头上巾,醉来万事等浮尘。

    谁家三径无松竹,肯说昨非能几人。

    仕晋何心更仕刘,知几闻早去来休。

    多君不肯腰轻折,非为区区县督邮。

    【注】头上巾:这里特指陶渊明自己所戴的漉(过滤)酒巾。《宋书·隐逸传》载,“值其酒熟,取头 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首句采用白描手法,抓住画像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照应题目。 B . 第二句中“万事等浮尘”,表现了陶渊明视“万事”如“浮尘”的潇洒达观。 C . 第五句的“何心”表达的是陶渊明既不“仕晋”也不“仕刘”的归隐决心。 D . 尾联感慨不止陶渊明不向督邮低头,还有许多君子也不肯向权势折腰。
    2. (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写到“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这与本诗相比,两者在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1. (1) 比兴是古代诗歌常用的手法,《离骚》中“”两句,就是运用比兴手 法,从自然的枯荣自然联想到韶华的易逝。
    2. (2) 在《报任安书(节选)》中,“”一句交代了《史记》的素材来源,“” 体现了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表现出来的坚韧精神。
    3. (3) 2022 年冬奥会的吉祥物被命名“冰墩墩”“雪容融”,寓意美好。冰之晶莹剔透,在文人墨 客的笔下,渐渐成为了忠贞高洁、美好坚强的象征。古诗词中“”就 是典例之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 6.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 I

    明月湾是一个古村。它位于苏州太湖西山岛南端,面朝湖水,背依青山,地形似一弯明月。相 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美人西施曾在此共赏明月,因而得名。时间如________,唐宋时期,随着 人口增加,明月湾村域逐渐扩展,形成了街巷纵横、状如棋盘的格局。 走进古村,河渠曲折环绕,驳岸青石水迹斑斑。盈盈春水倒映着白墙、黛瓦、灯笼、小桥。岸 边一棵巨大的樟树,盘曲多姿,________。植于唐代树龄约 1200 年的苔藓满身的古樟裹不住岁月沧 桑。树的一侧曾遭雷击,后神奇地发出枝干,倚背而生,渐成“爷爷背孙子”之妙趣。 街道宽宽窄窄,两边明清时期留下的建筑斑斑驳驳。南宋时,金兵南侵,一些高官贵族为躲避 战乱,迁移西山,隐居明月湾。明清时期,形成了吴、邓、秦、黄四大家族,一直________、和睦 相处。许多明月湾人外出经商,发家致富,陆续兴建了一批大宅院和宗族祠堂,至今保存完好。正 如古诗赞曰:“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光深处有人家。”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短句。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与画像和与传统摄影相比,自拍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肖像的生产过程,( )——在网络社区 中展现自我的仪式。自拍虽然方便,但这一行为还是会中断日常生活的进程,这是主体在做一件超 拔于现实生活的事情,________。只不过这只是一种“小仪式”,开始得突然,结束得也快,它可能 是炫耀自己正在吃一顿美食,或是展现自己到了一个新的旅游景点,或者是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事物。 但无论多简单,自拍都包括三个阶段:拍摄(图像修饰)、上传至互联网、网络话语互动,这三个阶 段形成了或者固化为相应的网络自拍的仪式结构。于是,自拍行为其实将个人生活的绵延中断,让 人们以一种抽离感和碎片化的神圣感来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自我。________,自拍是把庸常的日常生 活中断,抽离出一个主体去审视那个被客体化的主体,然后重塑另一个理想化自我。这个自我除了 供自己欣赏、欢喜之外,更会成为一个暂时性的偶像,为自己网络圈子中的好友点评和点赞——而 到了点评和点赞的阶段,这个仪式的高潮就来临了。此时,自拍照片把“自我”________,在生活的 某一个片段中,我的好朋友们都暂时地会把我的自拍照当成某种偶像来看待,即一种很多簇拥着发 表意见的效果。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更是展示了自我形象 B . 而且展现了自我的形象 C . 更是一个自我形象展示的仪式 D . 也是自我形象一个展示的仪式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 10 个字。
  • 8.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整本书阅读

    班级正在开展以“从《乡土中国》的视角,窥破《红楼梦》里的诸事结局”为主题的整本书阅读 主题活动。请参照示例,从以下两个问题中任选一个简要解读。

     示例: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

    解读:王熙凤对于秦可卿的托梦,虽因弄权铁槛寺而惊疑,但后来经过大试身手,误以为自己 当家的能力超强;且秦可卿建议虽好,却要自掏腰包出钱实施。王熙凤出于自己的私心, 遂将可卿所托抛于脑后,而正是这种“私”,导致了宁荣二府最终走向衰亡之路。

    问题:①探春理家——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

    ②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之争——从社会关系上说感情是具有破坏作用的。

四、写作(60 分)
  • 9.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画匠、画家、大师”是人们对绘画艺术工作者的三种身份认同。画匠以绘画为谋生手段,他们 熟练掌握了绘画技法,摹仿别人作品,重复他人的技法,未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画家全面地 掌握绘画技术,在其艺术表现中有着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大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且具备 深厚的文、史、哲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独立的艺术理论与艺术体系,他们 的作品往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