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法庭上

    契诃夫

           县城有一幢深棕色的房子,平时,地方自治局执行处、调解法官会审法庭以及掌管农务、酒类 专卖、军事的衙门和其他许多衙门,轮流在那儿开会。这一天,地方法院分院巡回到此,在那所房 子里开庭审案。

           这所房子好比营房,旧得快要坍了,里里外外一点也没有舒适的影子。甚至在春光明媚的日子, 它也好像被浓重的阴影覆盖着。看起来也真奇怪,那班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在自 己家里往往因为屋里有一点淡淡的煤烟味就大吵大闹,如今在这儿,通气窗嗡嗡地响,冒烟的蜡烛 发散着刺鼻的气味,污黑的墙壁老是挂着水珠,他们反倒满不在乎了。

           地方法院九点多钟开庭。审讯毫不迟延地进行,结案很快。人们的动作、发言、灾难、真情、 假话也一闪而过……下午两点钟,庭长宣布审问“农民尼古拉·哈尔拉莫夫被控杀害妻子”一案。

           被告事先已经押来,这时候往被告席走去。他是个高大壮实的农民,身后跟着一个矮小孱弱的兵,荷着枪。

           差不多就在被告席旁边,押解兵忽然脚底下绊一下,手里的枪掉下来,枪托猛地砸在膝盖上。 旁听席上响起了轻微的笑声,这个兵满脸涨得通红,大概是因为砸痛了,或者因为自己笨手笨脚而 害臊。

           庭长还不算老,脸容极为疲倦,眼睛近视,坐在圈椅上纹丝不动,把手掌放在额头旁边,仿佛 在挡住阳光,不让它照到眼睛似的。

           副检察官是个丰满而福泰的黑发男子,戴着金边眼镜,坐着不动,好比一尊塑像。他偶尔往椅 背上一靠,冷漠地瞧着前面出神。

           辩护人那年轻的脸上没有别的表情,只有呆板而冷漠的烦闷,这样的表情只有那些每天必须坐 在同一个地方,看见同样的脸和同样的墙的职员们才会有。 被告先是焦躁不安地对着袖口嗽喉咙,脸色煞白。他呆板而恭敬地瞧着法官们的制服,瞧着陪 审员们疲乏的脸。原先他关在监狱里,一想起法庭的环境和审讯就提心吊胆,如今他倒十分放心了。

           庭长懒洋洋地转动着舌头问道:“被告,您承认六月九日傍晚犯了杀害妻子的罪行吗?”

         “不承认,老爷。”被告站起来,回答说。

           这以后法庭匆匆忙忙着手审问证人,一连审问了两个农妇、五个农民和一个调查过案情的乡村 警察。他们的供词一模一样。他们供道:哈尔拉莫夫像大家一样,跟他的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 有喝多了酒才动手打她。六月九日太阳下山的时候,有人发现老太婆倒在前堂里,身旁一滩血里丢 着一把斧子。大家就找尼古拉,可是他既不在家,也不在街上。大家跑遍所有的农舍和酒店,都没 找到他。到第三天,他却在乡公所里出现,脸色苍白,衣服破烂,周身发抖。

          “被告,”庭长对哈尔拉莫夫说,“您能向法庭说明一下发生凶杀案以后那两天您在什么地方吗?”

          “我在野外走来走去。……什么也没吃,什么也没喝。……”

          “如果您没杀人,那为什么躲起来呢?”

          “我吓坏了。……我怕吃官司。……”

         “哦。……好,坐下吧!”

           最后一个受审的是给死去的老太婆验尸的县医师。庭长眯细眼睛瞧着他那身乌黑发亮的新衣服, 瞧着他活动的嘴唇,不知怎的,却有个懒洋洋的想法在他头脑里自动冒出来了:“现在大家都穿短上 衣,为什么他做了件长的呢?” 庭长身后传来皮靴慎重的响声,这是副检察官走到桌子这边来。

           副检察官低下头凑着庭长的耳朵说:“这个柯烈依斯基办理的侦讯工作马虎得出奇。被告的亲哥 哥他没审问,村长他也没审问,那所小屋的情形也没有写清楚,一点也看不懂。……”

          法庭开始检查那把使老太婆死于非命的斧子。

        “这不是我的斧子。”被告申明说。

        “那么是谁的呢?”

        “我不知道。……我没有斧子。……”

        “庄稼人一天也不能没有斧子。您的邻居伊凡·季莫费伊奇跟您一块儿修理过雪橇,他供述这正 好就是您的斧子。……”

        “我不知道。不过,我敢当着上帝起誓,”哈尔拉莫夫往前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我敢当 着真正的造物主起誓。”

        “我以前什么时候有过斧子,现在可记不清了。以前倒真是有过那么一把,好像比它小一点,可 是我的儿子普罗霍尔把它弄丢了。在他当兵的大约两年前,他去砍柴,跟伙伴们喝开了酒,就把它 弄丢了。……”

       “好,坐下吧!”

       “我敢在上帝面前起誓!”他颧骨上泛起红晕,伸直脖子,继续说,“要是您不相信,那就请您问 我儿子普罗霍尔吧。普罗霍尔,斧子哪儿去了?”他猛地转过身对着押解兵,忽然用粗声粗气的男低 音问道:“哪儿去了?”

         这真是沉重的一刹那!……凡是法庭里的人,头脑里统统掠过同一个吓人的、令人无法相信的 想法:这可能是不祥的巧合吧。人人都情愿不相信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听错了。

       “被告,同看押人讲话是不许可的。”庭长赶紧说。

         谁也没看见押解兵的脸,恐怖像肉眼看不见的人,戴着面具,飞过法庭。民事执行吏悄悄离开 位子站起来,踮起脚尖,张开胳膊,稳住身子,走出法庭去了。过了半分钟就传来兵士换岗所常有 的那种脚步声和响声。

         大家就都抬起头来,极力装得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似的,继续做他们的工作。……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些风度优雅的检察官、委员、首席贵族,对深棕色房子内部恶劣的环境满不在乎,暗示 了他们对于自身工作的态度。 B . 法院开庭之后,审讯进行的速度很快,并非因为审讯人员的能力和效率,而是反映出相关 人员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审案。 C . 被告原先一想起法庭的环境和审讯就提心吊胆,到了“法庭”临近受审之时反倒十分放心, 是因为他已经感受到了法律公正的力量。 D . 审判的过程中,庭长就“斧子”这一物证连续发问,被告反复回答“我不知道”却不被信任后, 情绪明显激动,变得焦躁起来。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头对“深棕色的房子”进行了描述,体现了阴森、破旧、压抑的特点,奠定了小说的 基调,为下文的审判工作作铺垫。 B . 在审判过程中,庭长注意到县医师与众不同的穿着,副检察官发现侦讯工作中的疏漏,体 现了他们二人对待案件的认真和细心。 C . 文章借证人之口,交代被告和其他农民一样,跟“老太婆”相处得“不错”,只有喝多了酒才 动手打她,此处起到反讽的效果。 D . 本文叙述语言克制,没有愤怒,没有严厉的批判,叙述的是平常的情形和普通的事件,但 正是这些日常工作突出了事件的戏剧性。
    3. (3) 文中两次出现“押解兵”,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一人物的作用。
    4. (4)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小说是谎言,但是是庄严的谎言。”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 “谎言”与 “庄严”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