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郑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演进大致经历了由笔记小说到志人志怪小说,再到话本小说,最后到章回小说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章回小说在形式体制上最大的特点是分章分回叙事,故称为“章回小说”。

    宋元时期的说话人据以讲唱的底本,也就是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元末明初时期出现了《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讲史小说,使章回小说初具规模。这些小说分卷分节,每节有单句回目。至明嘉靖、万历间,章回小说更加成熟。这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是分卷分节,而是明确地分成多少回。回目也由单句发展成双句,通常一般每回开头有“话说”、结尾有“且听下回分解”等固定的形式。清代以后,章回小说的体制进一步完善,回目也更讲究对仗和创意。这种具有很强中华民族特色的形式,也使得章回小说更加成为中国读者喜爱的文学样式。

    章回小说的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因此结构安排上一般都体现了首尾照应、完整精妙的特点。如《三国演义》的开头一句奠定了故事的结构框架——分、合。然后以四十回为界,形成四十一四十一四十的结构,以此结构表明了作者的历史循环观和历史虚无观。《红楼梦》的结构为天界一僧一道因对无用之石头的感慨将其幻化为玉,游历人间富贵温柔之乡,最后皈依佛门,实现了欲望——无欲的佛家回归,也完成了无用——有用——无为的道家回归。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是章回小说的特殊结构形式。每回故事相对独立,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每回多以对偶的句式做回目,揭示本回的内容。其回目形式成熟的标志是清初毛宗岗修改《三国演义》时,对小说内容改动很少,但对回目却大刀阔斧,把原不对仗的回目一律改为对仗的两句。这以后,长篇小说回目采用两句对仗的形式,直至《红楼梦》最终确立了八言回目的完整体例。

    传统章回小说在一回的末尾往往有“不知……,且听下回分解”之类的结束语,而下回的回首常以“话说”之类的套语来承接上回。这种说书套语的使用有利于回末与回首之间过渡性的加强,将全书各回紧密衔接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另外,章回小说文中也会使用一些程式化套语来引出表达的主体内容。最常用的两类为用于提起话题的“常言(道)……”或“自古(道)……”,用于概括上文的“正是……”或“有诗为证……”。

    章回小说的形式与结构虽然存在明显的模式化特征,但是在不同的作品中,小说的形式与结构模式又不尽相同。在语言描绘、情节叙述以及人物刻画的具体操作中,不同的作品之间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弥足珍贵,能够体现出小说作者的艺术匠心。

    章回小说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使其在形式上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超越了话本小说。作为成熟的古典文学的典范,章回小说终于能够与中国的诗词曲赋并肩而行,走向自己独立文体发展的康庄大道。

    (摘编自康凯《试探章回小说的形式与结构体制》)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唯一形式,它在形式体制上最大的特点是分章分回叙事。 B . 章回小说回目在明代发展成双句,回目成熟的标志是毛宗岗修定的《三国演义》回目。 C . 章回小说分章叙事,每回的故事都是独立成篇,因此要分回标目来概括每回的内容。 D . 章回小说中的每一则套语既有利于回末与回首过渡,又能提起话题,还能概括上文。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以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演进史引出话题,并对章回小说进行了概念界定。 B . 第二段概括介绍了章回小说发展的雏形、初具规模、更为成熟和完善这几个阶段。 C . 文中具体介绍了章回小说在结构安排、回目体例和程式化套语这些形式方面的特点。 D . 文中重点论述了章回小说的优点和不足,有助于人们全面、辩证地认识章回小说。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红楼梦》“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等回目看,清代章回小说的回目很讲究创意。 B . 章回小说中回末、回首的说书套语有利于各回的紧密衔接,也表明章回小说和宋元话本有传承关系。 C . 《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章回小说的篇幅较长,结构安排上一般都有首尾照应、完整精妙的特点。 D . 章回小说能超越话本小说,成为我国古典文学的典范,根源于章回小说形式上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