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下·驻马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 , 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神宗熙宁二年,以王安石参知政事。王安石既执政,士大夫多以为得人,吕诲独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疏奏,帝眷注安石,乃诲,知邓州。诲既斥,安石益自用。吕惠卿迎合安石,建立新法,安石故力援引,骤至执政。壬辰,王安石荐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司马光谏曰:“惠卿检巧,非佳士。使安石谤于中外者,皆其所为也。”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山阴陆佃尝受经于安石,至是,应举入京师。安石问以新政,佃曰:“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安石惊曰:“何乃尔!吾与惠卿议之。”又访外议,佃曰:“公乐闻善,古所未有,然外间颇以为拒谏。”安石笑曰:“吾岂拒谏者,但邪说营营,顾无足听。”佃曰:“是乃所以致人言也。”明日,召佃谓之曰:“惠卿言:‘私家取债,亦须一鸡半豚。已遣李承之使淮南质究矣。’”既而承之还,诡言民无不便,佃说遂不行。惠卿既得志,有射羿之意,凡可以害安石者,无所不用其智。一时朝士见惠卿得君,谓可倾安石以媚惠卿,遂更朋附之。九年冬十月丙午,王安石罢。帝之,乃以使相判江宁府,寻改集禧观使。安石既退处金陵 , 往往写“福建子”三字,盖深悔为吕惠卿所误也。

    (节选自《宋史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七・王安石变法》)

    1. (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事 , 秩满”与“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两句的“故事”含义相同。 B . “帝眷注安石”与“且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方”字含义相同。 C . “使安石谤于中外者”与“颁白者不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的“负”字含义不同。 D . “帝之”与“夫晋,何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厌”字含义不同。
    2. (2) 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进士:古代科举制度中,在皇帝主持的殿试中考试合格并被录取的考生,称为“进士”。 B . 出:由京官调任为地方官。“乃出诲”与“予出官二年”(《琵琶行》)两句中的“出”字含义相同。 C . 受经:指跟随老师研习经学。经,特指儒家作为典范的经书典籍以及解释经书的著作。 D . 金陵:与“石头城、建康”一样,是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王安石曾作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安石处事灵活。他借给百姓谷物,解决百姓急难,增加官府收入,促进官仓新陈更替,可谓一举三得。 B . 王安石备受重视。未执政前,朝廷多次下发让他就职馆阁的任命;执政后,因上疏弹劾他,吕诲被贬斥。 C . 王安石识人不明。他不听司马光的劝告,大力提拔迎合自己的吕惠卿,最终变法失败,自己只能退隐金陵。 D . 王安石驭下无方。他派李承之前去淮南调查陆佃反映的新法扰民问题,李承之欺骗了他,他却没有察觉。
    4.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法非不善,但推行不能如初意,还为扰民。(见文中横线处)

      ②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谏逐客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