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本届冬奥会,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惊艳亮相:冬奥会会徽的汉字设计、开幕式上的24节气倒计时、闭幕式“折柳”送别各国来宾、奥运吉祥物“冰糖熊猫”冰墩墩和灯笼造型的雪容融、云顶赛道的长城烽火台造型、颁奖礼服上的瑞雪祥云符号,还有运动员的“龙纹战袍”、中国龙图案头盔护具、名为“同心”的奖牌,以及“雪如意”“雪游龙”“冰丝带”等比赛场地名……可以说,每一处中国风元素的设计,都在生动演绎着中华文明之美,充分展示了大国风范和深厚底蕴。中华文化与奥运文化叠彩生辉,为人们奉献了“美好环环相拥”的世间盛景。
(整理自光明网)
材料二:
英国《卫报》直言,开幕式是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日本《东京体育新闻》评论:“今天的烟花很好看,用明亮的绿色和蓝色点亮冬天的设计也很棒。仪式简洁但美丽,有不少中国文化元素。”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详解了闭幕式上“折柳”送别所寄托的依依惜别之情。文章末尾还指出“天下一家”在本次冬奥会上得到充分体现。
《法兰西西部报》(Ouest-France)评论:“这是一场朴实且感人的闭募式。”
新加坡《联合早报》充分肯定“中国是本届冬奥会的大赢家”“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同(CNN)表示,对于中国而言,北京冬奥会取得了“超出所有人预期的巨大成功”。这不仅预示着中国实力不断增强,而且体现了中国日益自信的态度。
(整理自中国日报网、海外网)
材料三:
近日,广东粤剧院“粤剧进校园”项目荣获“2021广东‘非遗进校园’十大精品案例”奖。
截止2021年底,广东粤剧院已开展各类活动千余场,惠及师生近20万人次,足迹遍布香港、澳门以及珠三角、梅州等广东地区,涵盖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上百所学校,基本实现广东高校全覆盖、大中小幼学校均参与的目标。剧院在探索传统戏曲如何创新上做出了有益尝试,其有力的实证是广东粤剧院近年的两部作品。《决战天策府》将网络游戏与粤剧结合,吸引大量新的观众群体;《白蛇传·情》化用、开拓传统表演技法,并在2021年搬上电影银幕,首周票房突破2000万元,成为中国戏曲电影票房的一个“现象级”案例。
(整理自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材料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校美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美育课程建设方面,义务教育阶段93.5%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音乐和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9%的课时数。在高中教育阶级,全国86.4%的学校能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75.7%的中职学校将艺术课程纳人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在美育资源保障方面,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美育器材配置和场地设施条件大幅改善。学校美育品牌项目的影响力日益加深。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持续开展了11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投入6.5744亿元。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探索出的学校、省级和全国三阶段模式,成为各地推进美育工作的常态机制和重要抓手。
(整理自孙勇、范国春《我国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材料五:
消费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真的就没有审美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美的生活一直存在。只是对何为美的生活的定位一直在不断变化。借助移动互联网,对美的生活的认识与传播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关美的生活的叙述不再被专家与学者垄断,它被不断细分,形成了具有社会分层意义的文化区隔。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媒体通过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开拓了新型的数字传播渠道,形成了大容量、实时性、交互性、跨空间界线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最重要特点是全民参与,真正形成了大众文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所办杂志、所拍影视的主编与导演。有能力参与其中的不再只是传统精英们,各色人等的作品都有其相对应的客户,形成自身市场。
在新媒体的作品生产中,每个参与者的表达动力都是多重且复杂的。一方面,人们渴望阐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释放创造的潜能,渴望在陌生人的世界中找到同类和共鸣者;另一方面,人们又无法摆脱市场竞争的压力,时时刻刻都会遇到自我放弃以争取吸引更多“眼球”的挑战与选择。不知不觉之中,新媒体的生产与消费创生了审美差异,其差异的本质是人群在教育、收入、成长环境等方面的阶层之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样地产生于审美之中,而叙述的话语权亦在变化。
未来之路在哪里?其实远不需要焦虑,应当相信,抵抗审美异化的力量一直都在场且不断增长,那就是消费者自身的反思、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认真做事的态度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摘自佟新《消费社会中文化审美的异化与重塑》,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