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勃利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慎独”是儒家之为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符号。

    “慎独”之“慎”,本义是“谨”,又有“诚”之义。而“独”则与群相对,意为孤处。“慎独”强调的是,即使在无人知晓、没有监督的“闲处”,亦即私密情境下,君子依然应怀有敬畏之心,严格自律,克己复礼。

    生活中有群居与独处两种生存场景,这也就带来了两类伦理空间,前者是群处而公开的(人前),后者则是独处而隐秘的(人后)。群居空间的公共生活,因有礼法的外在制约,且处在“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严密监视下,加之曾子时代,社会充满“求闻”“求名”的冲动,奉法守礼、循规蹈矩之外,又或“巧言令色”,而刻意“著其善”;而“闲处”则大为不同了,礼法未及,“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又未达,这不啻于一个无拘无束、可恣意妄为的“自由天地”,此时君子或会自律,而小人就恣肆了。曾子所倡导的“慎独”,以突出的“闲居”自持自守,使独处亦如群居一样,这就消解了私人之境的道德风险,从而化独入众,扬弃群、独之异,又超越两者之别,消融“群—独”的分裂与异化,弥合公、私伦理空间的冲突,从而实现“吾道一以贯之”的伦理圆融。

    慎独之独,除了上述“闲居”的私处或说私人空间之意外,还指意念的隐秘之境。在此只有意念自感的隐微之境,曾子亦如“闲处”一样要求“慎独”,其意涵朱子有深切的阐释:“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所谓“审其几”,即不能因己“独知”而忘乎所以,或着意伪饰,或刻意扭曲。相反,应戒惧审视,精诚其意,一念之际,即必须存诚而去伪,即如曾子所强调的“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追求真诚而纯粹,在灵魂深处“正心直内”。

    在“独知”之境讲求“慎独”,仍然是很难的。因为如果说“闲居”已属私秘,而“独知”的“念虑”之际,则是更进一步的“独”,是隐之又隐的形而上秘境。它的难以言传,显然是外界不易窥知的,当然也是很难监察的。因此,这种情境下的“慎独”,相较于“闲居”就难上加难,因为它触及了他人无法感知的隐微。季札挂剑之动人,正因为他坚决践行自己内心的许诺,是完全自愿、自觉而自由的,真正表现出绝对的诚信,充分显现了高度的精神自律和灵魂纯一。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以及他的绝对的“守约”,就反映并印证了这一精神自律。

    (摘编自马爱菊《曾子的“慎独”》)

    材料二:

    “慎独”作为儒家对君子修身的道德要求,目的在于“求道”,服务于当时的体制和礼仪规范,带有时代局限性。而主体性道德人格同样具有时代的特色,并且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和责任。“主体性道德人格具有彻底消解与根绝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责任……也担负着超越世俗化、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肤浅、平庸、单向度、感官刺激、对精神境界追求的缺失等的价值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与“慎独”思想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道德人格的主体性是人作为道德主体的规定性特征。其中,自觉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要求,体现着道德个体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以及道德行为方面的自主性。同样,“慎独”思想也蕴含着自觉性的要求。《礼记·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即要求人在独处时要“慎隐”“慎微”,再隐蔽、再细微的地方也要“慎之又慎”“无处而不谨”,能够自觉按照道德要求审慎行事。

                    .   .

    成为一个自由的具有良好道德人格的主体,其前提是人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不依附于任何外在事物。这种独立不仅表现在外显的行为,还可以表现为一种内隐的心理活动。道德人格的独立性指向,要求道德个体能够保持思想自由,能够独立判断,并为自身的道德选择负责。“慎独”思想亦是如此,无论是“独处”,还是“独知”,都强调了道德个体独立观察、独立审思自身行为和内心活动的要求。

    ③自省视角

    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需要道德主体能够自察自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自己,于外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有悖于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于内反省自己内心是否依然秉持人生价值理想。“慎独”思想强调“己之所不闻不睹”以及“人之所不闻不睹”两种情况,我们都要谨慎对待。

    ④自由目标

    主体性道德人格和“慎独”思想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内心的真诚自由。当道德规范和要求不再单纯依靠外在的约束,而变成内化于心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自觉,才能够达到相对的道德自由。“慎独”思想要求人既要在独处时“慎其闲居之所为”,又要对“人所不知而已所独知之地”谨慎对待,时刻戒慎恐惧,以防止违道的意念和行为出现。

    (摘编自李文丽、孙峰《“慎独”思想与道德人格主体性的培养》)

    【注释】季札挂剑: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出使北方,来到徐国拜访国君,国君对季札的佩剑赞不绝口,流露出喜爱之情。季札决定在出访任务完成后,将宝剑赠给徐国国君。可是,当季札的出访行程结束时,徐国国君已经去世。季札来到徐国国君墓前祭奠,并解下佩剑,将它挂在墓旁的树上。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曾子的“慎独”主张,主要是针对在礼法未及、社会舆论监督又未能到达的“闲处”存在小人恣肆妄为的道德风险。 B . 季札挂剑的故事表现出季札在意念深处对修身的追求和对至善的企慕,显现出高度的精神自律和灵魂纯一,因而动人。 C . “慎独”是儒家的重要理念,它对君子修身提出具体要求,强调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时应自觉遵守道德准则。 D . 当道德规范和要求不再依靠外在的约束,而是变成内化于心的人生理想和道德自觉时,人才能够达到内心的真诚自由。
    2.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独知”比“独处”更隐秘,更无法监督,对人的道德修养要求更高,因而在“独知”中“慎独”,是“慎独”的更高境界。 B . “慎独”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追求,虽然世殊时异,它并没有过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仍具有积极意义。 C . 当代人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可以从朱熹“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的观点中得到借鉴和启示。 D . 主体性道德人格强调道德行为的实践源于内心的真诚,“慎独”强调心怀敬畏,严格自律,克己复礼,两者的本质是不同的。
    3.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中关于“慎独”论述的一项是( )
      A . 《后汉书》记载,有人给杨震送礼,杨震拒收。对方说:“暮夜无知者。”杨震答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B . 诸葛亮一生谨慎,可在任用马谡这件事上出现失误,导致街亭失守,给蜀汉的北伐大业带来了不利影响。 C .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他性格沉稳,举止老成,在朝为官多年,政绩卓著。 D . 鲁迅年少上学时,某日因故迟到,老师寿镜吾先生告诫他:“以后要早到!”鲁迅便在书桌上刻下一个“早”字来警醒自己。
    4. (4) 请仿照材料二第(3)(4)处的小标题,给(1)(2)两处各拟一个四字短语的小标题。
    5.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