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三上·武清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鲲鹏”这一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然而,《逍遥游》中的鲲鹏想要翱翔于九万里高空,必须依赖狂风,依然“有所待”,并不能真正地自由翱翔。鲲鹏意象的内涵转换,始于魏晋。魏晋文人不能忘怀世俗,追求身名俱泰;又要越名任心,追求任诞逍遥。这种内在矛盾,打破了心灵的平衡。因此,介于现实与自由之间翱翔的鲲鹏,也就成为当时文人的心理寄托。他们试图通过对鲲鹏的哲学内涵世俗化、意象内涵诗意化的转换,(    )已被打破的心理平衡。

    到了唐代,鲲鹏意象的内涵彻底完成了转换。鲲鹏由“有所待”才能展翅高翔的文学意象,转化为绝对自由、搏击万里的文学意象。由有限地发挥庄子描述的鲲鹏意象,展示魏晋(    )的内涵,转化为以庄子鲲鹏为载体而创造出一个具有崭新内涵的审美意象,成为壮阔雄浑的盛唐气象的代表。

    鲲鹏意象内涵的转换,是文本接受的必然结果。“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这种“何必不然”,或(    ),如《左传》记载春秋时的“赋诗言志”;或引申说理,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借晏殊、柳永、辛弃疾词,说明古今成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或自由创造,只截取文学名篇的一个既定意象,按照文本审美表达的需求,自由创造。       。文学创作者在积极接受的过程中,通过对原始文本意象的有意识的“误读”,使鲲鹏意象的内涵逐渐发生了变化,最后创造出了一个具有全新内涵的审美意象。这也使鲲鹏成为中国文学中最具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意象。

    (摘编自刘运好《鲲鹏意象的“误读”》)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重构    气度    断章取义 B . 维持    风度    只言片语 C . 重构    风度    断章取义 D . 维持    气度    只言片语
    2. (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后代的大鹏意象,就文学创作来说,是审美创造;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则是“误读”。 B . 后代的大鹏意象,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是“误读”;就文学创作来说,则是审美创造。 C . 后代的大鹏意象,不是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的“误读”;而是就文学创作来说的审美创造。 D . 后代的大鹏意象,不但是就庄子《逍遥游》的本意来说的“误读”;而且是就文学创作来说的审美创造。
    3. (3) 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A . 《红烛》  闻一多  现代   创造社   “三美”主张 B . 《登泰山记》   姚鼐  明代  桐城派三祖之一  山水游记佳作 C . 《琵琶行》   白居易   唐代   香山居士   近体诗 D .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英国   人文主义文学集大成者    生存还是毁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