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叶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红旗》十七期上,有篇王力先生作的《逻辑和语言》文章,在末尾有一段涉及胡子历史及古人对胡子的美学观问题,和我们搞文物所有常识不尽符合。那段文章主要计三点:一、汉族男子在古代是留胡子的,身为男子必须留胡子。二、古乐府《陌上桑》说:“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可见当时每一个担着担子走路的男子都是有胡子的。三、胡子长得好算是美男子的特点之一,所以《汉书》称汉高祖“美须髯”。

    如今试从文物方面来介绍些有关材料,或许可以说明下述几事:一、古代男子并不一定必须留胡子。二、美须髯在某些时期多和英武有关,可并不一定算美男子,有较长时期且恰恰相反。挑担子的绝不是每人都留胡子。三、晋唐以来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臣大官,也并不一定留胡子。这风气一直继续到晚清。

    首先可从商代遗留下的一些文物加以分析。故宫有几件雕玉人头,湖南新出土一个铜鼎上有几个人头,另外传世还有几件铜刀、铜戈、铜钺上均有人的头形反映,殷商时期关于胡子情况,似乎还无什么一定必须规矩。而且胡子和个人身份地位关系还不大,因为安阳出土一个白石雕刻着花衣戴花帽的贵族,和另外一个手戴桎梏的陶制奴隶,同样下巴都是光光的。

    春秋战国形象材料新出土更多了些。山西侯马发现两个人形泥范,是有一定身份的男子,还并不见留胡子的痕迹。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一个彩绘漆瑟,上面绘有些乐舞、狩猎场景和贵族人物形象,也不见有胡须模样。近二十年湖南长沙大量出土战国楚墓彩绘木俑,男性中不论文武打扮,却多数都留有一点儿胡须。但其中也有好些年纪大但并不留胡子的。关于古代由商到汉,胡子去留实大有伸缩余地,并不受法律或一定社会习惯限制。

    至于汉魏之际时代风气,则有更丰富的石刻、壁画、漆画、泥塑及小铜铸像可供参考。十分具体地反映出许多劳动人民形象,极少见有留胡子的。很难说当时每个挑担子的却人人必留胡子!其实魏晋以来有很长一段时期,胡子殊不受重视,以男子而具妇女柔媚姿态竟为一美的标准。这从《世说》记载潘安上街,妇女掷果满车,左思入市,群妪大掷石头故事及其他叙述可知。总之,这个时代实在不大利于胡子多的人!

    中唐以后,宋人绘的《香山九老图》,却有好些七八十岁的名贤,下巴还光光的。此外,《洛阳耆英会图》和《西园雅集图》,都是以当时人绘当时事,还是可见有好些过四十不留胡子的,正和后来人为顾亭林、黄梨洲、蒲留仙写真差不多。

    从文物研究古代的梳妆打扮、起居服用,可以帮助我们启发新知,校订古籍,得到许多有益有用的东西,值得当前有心学人给予一点应有的注意。胡子问题虽平常小事,无当大道,难称学术,但是学术的专家通人,行文偶尔涉及它的历史时,若不作点切实的调查研究,就不可能有个比较全面具体的认识。如只从想当然出发,引申时就难于中肯,而且易致错误。

    (摘编自1961年《光明日报》沈从文《从文物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力先生认为在古代汉族男子是必须留胡子的,胡子长得好是美男子的标志之一 B . 沈从文先生认为殷商时期未必有规定男人要留胡子,且胡子和个人地位关系不大。 C . 沈从文先生通过对汉魏之际的石刻等考察,认为这一时期的劳动人民都不留胡子。 D . 从宋代人物画像,到清代蒲松龄等人的画像来看,很多人到了四十岁还不留胡子。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针对性强,开篇先概括王力先生关于胡子的一些说法,树立了批驳的靶子。 B . 文章思路清晰,从殷商春秋战国,再到唐宋以及清代,按时间顺序来展示论据。 C . 文章结尾阐发了探讨古人胡子问题的重大意义,以小见大,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D . 沈从文先生使用的论据有古代的雕塑、绘画等实物,也有古诗词,种类较丰富。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沈从文先生认为胡子有无的问题属于平常小事,但学者写文章涉及时要认真研究, B . 读者通过本篇文章可以感知到沈从文先生高明的见解,已经远远超过王力先生。 C . 对名家观点做出含蓄委婉地批评,这种自由争鸣的研究氛围,有利于学术发展。 D . 通过《世说》中左思受妇女追捧的故事,读者可以推测那个时代妇女的审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