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高台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防疫之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强

    基计划方案陆续发布,令人为之一振。“强基计划”破土而出,恰似一场及时雨,必将对基础学科研究领域及高精尖人才的选拔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推出强基计划,是切合中国发展实际,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加激烈的国际

    竞争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清晰地描绘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间表、路线图。“两个一百年”中的第一个百年即将到来,在奔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路上,我们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外部压力,各种黑天鹅或者灰犀牛事件给我们带来很多难以预料的影响,甚至正在产生不利影响。在有些领域,我们受到国外原创性技术的制约,高新技术发展还在某种程度上受制于人。我们缺少研究基础学科的高精尖人才,从长远来讲制约着国家的整体发展。

    强基计划就是要补短板,抓急需,降危险。如果现在我们还不着力培养基础学

    科的高端人才,那么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路上,我们遇到的危机可能比今天更加严重。强基计划写得很清楚,要在那些原创性、“卡脖子”的关键领域招收和培养人才。我们现在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从原始创新的人才培养抓起,改革人才培养体系,为时未晚。

    强基计划的“基”,我想应该至少有这样三个含义。首先,指的是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之基。中国之“基”的核心是国家的综合国力。能够在多少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国家竞争力的根基所在。而现在我们的一些科技成果、应用成果,是踩在人家的基础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应用层面做文章,根基不稳。强基计划就是要夯实中国科技发展的根基,特别是冲破西方技术封锁线,掌握核心技术。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基还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强基计划直接提到培养“古文字学”方面的人才,其实就是在强调中国文脉的传承,强调文理融合对于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我们要在发展的同时,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持好中国之基。

    其次,指的是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之基。基础学科看起来不能直接应用,但它

    是比工程类、技术类学科更基础、更原始的东西。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往往是本质性、原理性、规律性的东西,揭示一些别人揭示不了、解释不了的现象,发现一些

    别人未曾发现的规律。基础学科是许多高科技领域研究和发展的基石,许多高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都是基础学科研究领域创新成果的直接应用。

    基础学科是最容易出原创性、原理性成果的,但是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和持之以

    恒的研究积淀。近年来,大众注意力集中在工程类、技术类等出成果相对比较快的领域,而需要多年研究才有可能出成果的基础学科领域的研究相对而言受关注程度不高。科研评价体系也往往更注重成果的数量,“急功近利”的倾向导致现在基础研究的水平较低。另外,在一些学科领域也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重视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利用而轻视基础研究的问题,这些领域的研究人员往往更多投身到了应用研究和开发方面。

    再次,这个“基”还指基础研究人才之基。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

    竞争。强基计划就是要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人才,经过若干年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承担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满足基础研究需要的重任。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撑起基础研究的“蓝天”,才能使我国的基础研究始终走在发达国家前列。基础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寄希望于这批学生在研究生毕业时就研究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果,那么我们将又陷入了一个急功近利的怪圈。有一句话叫“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对于被选入“强基计划”的人,要用心培养,坚持数年必有成果,不要指望这个计划结束之后马上会出现一批领军人才,其成效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强基计划”应该带来持续的力量,而不是短暂的昙花一现。“强基计划”主要是为这些未来的人才苗子奠定一个深厚广博的发展基础。

    综合来看,强基计划是中国处在特殊的发展时期、结合国情制定的一个贯穿招

    生和培养全过程的整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强基计划的任务不仅是选才,还要引导高中的培养方式变革,多元评价、多维度评价,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中学阶段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而且还要个性特长突出。作为一个人才培养计划,强基计划要承上启下,“承上”就是能够选对苗子,培养出高水平人才;“启下”就是要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对中学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改变当前基础教育人才选拔评价中的一些顽瘴痼疾。如果高校热热闹闹,中学风平浪静,那么强基计划的使命完成得就不够彻底。

    (摘编自王殿军《未来急需的人才是“这样”的》)

    【注】黑天鹅事件:通常指小概率难预测的突发风险。灰犀牛事件:通常指大概率、可预测,波及范围大的风险。

    1. (1) 下列关于“强基计划”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防范各种危机对中国之“基”的影响,强基计划应运而生。 B . 强基计划的目的只在夯实中国科技发展的根基,为原创性的关键领域招收和培养人才。 C . 强基计划重视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因为基础学科可以出原创性、原理性成果。 D . 科研评价和人才培养两方面都要防止急功近利的倾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强基计划。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强调强基计划是要选拔培养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 B . 文章引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生动而恰当地阐述了人才培养要放眼长远的道理。 C . 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强基计划“基”的含义,逐层深入展开论述。 D . 文章在结尾时把高校和中学结合起来展开论述,这使文章的论点得到进一步深化。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家推出强基计划,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一个宏伟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 “强基计划”今后将倒逼中学调整育人模式,更好地实现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 C . 强基计划有利于“双一流”高校招收优质学苗和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D . 因为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所以强基计划直接提到培养“古文字学”方面的人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