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定远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 , 非其民不使;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也/ B .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C .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D . 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恶!是何言也”中的“恶”为语气词,与《兼爱》中“恶施不孝”意思不同。 B . “姑舍是”中的“舍”指舍弃、抛开,与劝学中“锲而舍之”意思相同。 C . “非其君不事”中的“事”指职务,与《劝学•阳货》中“迩之事父”意思相同。 D . “治则进”中的“治”指国家治理得好,与《大学之道》中“家齐而后国治”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孟子举出宋人揠苗助长的故事,说宋人这样做不仅耗费了自己的力气,反而使禾苗受到损害,旨在强调人们要尊重客观规律。 B . 孟子善于剖析的“言”的范围包括偏颇的、浮夸的、邪辟的、搪塞的言辞,这些言辞如果用来施政的话,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 C . 公孙丑一直纠结于孟子是不是称得起圣人这一问题,而孟子则举出子贡和孔子的对话给以回答,并明确地将这一话题岔开。 D . 孟子认为伯夷、伊尹、孔子虽然在出世和入世的态度上并不相同,但是他们都是古代的圣人,而自己还是愿意向孔子学习。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

      ②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5. (5) 从节选部分看,孟子的浩然之气有什么特点?请用四个字概括。培养这种浩然之气的原则和方法分别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