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一上·齐齐哈尔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魏晋时代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四: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者。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引自《朱子语类》

    材料五:唐初“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拖各二丈……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引自《旧唐书·杨炎传》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和魏晋时期中央政府选拔官吏的制度及其标准。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3. (3) 根据材料四,指出材料中描述的制度名称是什么,说明门下省有何职能。
    4. (4) 根据材料五,指出唐初实行何种赋税制度,并简要说明“若不役,则收其庸”的积极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