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一上·成都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

    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察举,通俗的解释就是察廉举孝,大致说来就是“四科举士”——孝廉、贤良方正、太学博士弟子和特科特举。其中以孝廉最有影响。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等

    材料三:

    220年,曹丕继位后,为了吸收人才,争取世家大族支持,采纳颍川士族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摘编自读史笔记

    材料四:

    北大历史教授张希清对科举制的定义:“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渊源流长,起始于隋,发展于唐,变化于宋,定型于明。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古代科举制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周和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
    2. (2) 根据材料二、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相比察举制的进步性。
    3.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