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1)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盖竹柏影也(遮盖)
B .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指水中前有的鱼)
C . 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D . 欣然起行(高兴愉快的样子)
-
-
(2)
下面各组中加点字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解衣欲睡 欲穷其林
B . 实是欲界之仙都 山川之美
C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
D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
(3)
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答谢中书书》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礼”,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
B .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C . (乙)文第一、二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 . (乙)文中的“闲人”指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无所事事的赋闲状态,也表现出作者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未来的迷茫……
-
-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