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资中县银山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2-11-28 浏览次数:2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0分)
  •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息(zhì)  酒(sì)   日西山(bó)振聋发(guì) B . (yín)   刻(juān)  广无垠(mào)  言不由(zhōng) C . 热(chì) 要(sài)   首低眉(hàn)   藏污纳(gòu) D . (ǎi)    责(jié)   正危坐(jīn)  无消息(miǎo)
  • 2. 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轩昂  躁热  粗糙  油光可鉴 B . 简陋  落弟  俭朴  筋疲力尽 C . 妯娌  仁慈  蒙昧  为富不仁 D . 慰勉  畸形  愚顿  诚惶诚恐
  • 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川剧进校园”成效明显,原因是同学们对川剧非常感兴趣造成的。 B . 四川省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景观布局疏密相间,如金线串珠,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可供旅游。 C . 《经典咏流传》这个节目不但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 D . 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 4. 下列句子中,有一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这一项是(  )
    A .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B .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C . 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D . 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5. 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是新闻体裁中的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也是议论文。 B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C .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文章先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丑陋,再写他非同寻常的眼睛,这篇传记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D . 鲁迅,被誉为“民族魂”,原名周树人,他所写的文章《藤野先生》选自《呐喊》。
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21分)
  • 6. 阅读《短文两篇》,完成各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 (1)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竹柏影也(遮盖) B .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指水中前有的鱼) C . 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一起) D . 欣然起行(高兴愉快的样子)
    2. (2) 下面各组中加点字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解衣睡   穷其林 B . 实是欲界仙都  山川 C . 未复有能其奇者 念无为乐者 D . 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 (3) 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答谢中书书》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礼”,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 B . 《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 C . (乙)文第一、二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文章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 D . (乙)文中的“闲人”指作者贬官黄州期间无所事事的赋闲状态,也表现出作者复杂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未来的迷茫……
    4. (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7. 古诗文积累
    1. (1)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 (2) ,终岁常端正。(刘祯《赠从弟(其二)》)
    3. (3)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句子是: , 。
    4. (4) 崔颢《黄鹤楼》表现游子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 ? 。
  • 8. 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完成各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诗歌中体现了早春的特点的四种景物是
    2. (2) 在这首诗的颔联中,写鸟类的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 9. 阅读鲁迅《藤野先生》选文,完成各题。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            ;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 , 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 (1) 划线语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流言”是指的什么?
    2. (2) 联系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在划线句子上补写出恰当的语句。要求至少要用到一种人物描写,语句通顺并与原文连贯。
    3. (3)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联系文章时代背景及作者人生经历中的重要抉择,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 10. 阅读余秋雨的散文《三峡》选段,完成各题。

    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在水路上,200公里可不算一个短距离。但是,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铺排开去2000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
        翟塘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对此,1500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他还用最省俭的字句刻划过三峡春冬之时的“清荣峻茂”,晴初霜旦的“林寒涧肃”,使后人再难调动描述的词章。

    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僵寂的身边突然响起了一些“依哦”声,那是巫山的神女峰到了。神女在连峰间侧身而立,给惊吓住了的人类带来了一点宽慰。好像上天在铺排这个仪式时突然想到要补上一个代表,让蠕动于山川间的渺小生灵占据一角观礼。被选上的当然是女性,正当妙龄,风姿绰约,人类的真正杰作只能是她们。

    人们在她身上倾注了最瑰丽的传说,好像下决心让她汲足世间的至美,好与自然精灵们争胜。说她帮助大禹治过水,说她夜夜与楚襄王幽会,说她在行走时有环佩鸣响。但是,传说归传说,她毕竟只是巨石一柱,险峰一座,只是自然力对人类的一个幽默安慰。

    当李白们早已顺江而下,留下的人们只能把萎弱的生命企求交付给她。“神女”一词终于由瑰丽走向淫邪,无论哪一种都与健全的个体生命相去遥遥。温热的肌体,无羁的畅笑,情爱的芳香,全都雕塑成一座远古的造型,留在这群山之间。一个人口亿众的民族,长久享用着几个残缺的神话。

    1. (1) 峡、巫峡、西陵峡,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连临照万里的太阳和月亮,在这里也挤捱不上。”属于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2. (2) 神女在连峰间侧身而立,给惊吓住了的人类带来了一点宽慰。”此处运用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 (3)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贯穿了哪些材料?
    4. (4) “一个人口亿众的民族,长久享用着几个残缺的神话。”“神话”仅仅指神女峰吗?为什么会残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
四、语言积累运用。(12分)
  • 11.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新闻标题。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颁授勋章,肯定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的杰出贡献。

      第二天,刚刚获得“共和国勋章”的钟南山院士就回到了他在广州医科大学的办公室,继续投入到抗疫和科研的相关工作中。下午,在工作间隙,他接受了总台央视记者陈旭婷的独家采访,谈到了他获得“共和国勋章”荣誉的感受和抗疫研究工作的最新进展。钟南山说:“这是对百万医务人员的肯定,更是责任。生命至上,在新冠肺炎救治中不放弃每一个生命。”这一点他自己体会很深。

      在授勋后,钟南山也向习近平总书记主动“请战”,参与疫情防控平台的建设。他说,接下来有效的药物和疫苗都是很关键的,这些工作都要跟上。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12. 名著阅读
    1. (1) 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一位外国友人解开了这些谜,给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问题找到答案。1936年,国(国名)记者( 人名)穿越重重封锁,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2. (2) 请写出一位《红星照耀中国》这部名著中最喜欢(敬佩)的红军领导人名字,并简要说说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作文(50分)
  • 13. 商鞅城门立木,“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百姓于是相信并支持了他的变法;一个肉铺老板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卖良心肉、用公平秤;一名装修师傅时隔半月,又特地赶到客户家里补上忘掉的一颗螺丝钉……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样最贵的东西……

        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请以“人生最贵的是”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作文。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文中不得出现泄露考生真实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