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九上·南宁期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所示

    材料二:(日本)遣唐使横渡大海,甘冒鲸波之险来到中国,除了学习之外,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将记载中华文明的书籍带回日本。在中国的学习时间再长,总有结束的时候,要想长期学习大唐文化,将书籍带回日本是一个理想的选择。……通过“书籍之路”,唐代文化在日本开始生根发芽,日本的文学、宗教、典章制度都带有极强的唐朝风格。

    ——《遣唐使开辟中日“书籍之路”》

    材料三:15世纪的最后20年,欧洲每年出版新书不过50种,且多为宗教类书籍。从l6世纪开始,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世俗化程度的加深,图书种类明显增加,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医学、法律和其他人文学科。此外,学术研究的进展也推动了新书的出版,一些学者开始出版个人文集,新的研究性著作不断出现。种类上增加最多的是文学作品,无论是古典名著,还是反映当代生活的小说、诗歌、寓言故事,都被有计划地大量刊行。

    ——摘编自王昭启《明清时期中国未能最早形成出版产业化的原因——与同期欧洲出版的产业化相对比》

    材料四:1776年1月,潘恩的《常识》出版。他不仅呼吁独立,而且还喊出了共和的新口号:“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以这一口号为标志,独立战争的内涵获得了崭新的含义。北美人民从此意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他们不仅仅是为十三州本土而战,而是为开创近代民主制——共和政体而战。

    ——摘编自朱学勤《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独立思想启蒙者潘恩》

    请回答:

    1. (1) 材料一的书籍中属于第一手史料的是,属于第二手史料的是(填写序号,多写少写不给分)。如果某同学要了解民主法治的发展情况,你建议他看哪一本书?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遣唐使访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请列举日本在7世纪“典章制度都带有极强的唐朝风格”的例子。
    3. (3) 材料三中15-16世纪欧洲新书出版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三归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潘恩在《常识》这本书中提出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潘恩的《常识》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