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上·浦北期中) 阅读

    朱自清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⑧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⑩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 (1) 下面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反复使用“盼望着”,重点突出了“盼”,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向往,同时借

      “东风”报讯,宣告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喜悦之情。

      B . 第⑤段开头引用了诗句,且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春风

      的柔和,突出了春风和煦、温暖、轻柔的特点。

      C . 文章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春日图景,表现了春天里自然万物

      勃发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D . 文章富于诗意和情感,蕴含着作者对春的思考和哲思;笔触清新,充满了联想和

      想象;文辞优美,韵律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

    2. (2) 下面对文章中句子的赏析或朗读处理有误的一项是(   )
      A .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偷偷地”和“钻”表现了小草的情态和动作,

      小草仿佛有了灵性、个性,这是拟人的写法,“钻”字朗读时应该重读。

      B .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中“打”“踢”“赛”“捉”

      等动词应重读,朗读整个句子时应加快语速,突出春天的力量和生机。

      C .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的侧重点不同:比作“牛毛”强调的

      是“密”,比作“花针”强调的是“细”,比作“细丝”强调的是“柔”。

      D . 文章最后三段文字以人为喻且构成排比,通过人由大到小、由弱到强的成长来表

      现春天的动态进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

    3. (3)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一定对比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仿照文章最后三段的句式,写三个比喻句描写秋天。要求:结合“秋天”的主题,内容合理,表达通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