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走向北方/邹荻帆

    穿过了滴绿的树林

    与淡墨水的远山,

    赭石色的大路上,

    我们以沉重的脚步

    走向北方。

    北方是广阔的,

    那些线条模糊的地方

    我们走近了,

    更想望着

    那更远的

    蒙在白云下

    爬上青苔的古城,

    以及插上瓦松的黑色的屋脊。……

    每天,

    我们跋涉在

    灼热与尘封的大路上。

    沙子与汗水填在耳根,

    贴在背上的

    是湿答答的汗衣,

    沙子钻破了草履呵,

    一天天

    我们底脚掌磨得更粗粝了,

    我们将以粗粝的脚趾

    快乐而自由地行走在中国底每一条路上,

    吻合着祖先们底足迹。

    晚间,

    我们投落在

    墙壁霉湿的屋子里,

    围着跳跃的烛光,

    用生水吞着那走了味的麦饼,

    草席上我们脱下沾着泥土的鞋,

    “记忆”数着大路上的脚印:

    哦,那停住了呼吸的农场上底风车,

    那悬在木门上的锈绿的铜锁,

    它们底主人走了,

    只留着黄犬叫着寂寞。……

    烛火跳跃着,

    灼热的心也随着烛光跳跃着呀!

    祖国呵,

    我们为着争求您底自由与光明,

    灼热的心无时不是在追逐着遥远的风沙,

    而不辞万里的行程啦。

    烛火以微弱的光

    剪破了黑暗

    我们微弱的力量

    将也能如一星燎原的火

    而递燃着四万万五千万支灯芯焰吗?

    烛火跳跃着,

    我们以红色的笔

    勾写着明天的计划与行程,

    在明天啊,

    我们更将坚决勇敢地走向北方的北方。

    1938年7月

    1. (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诗歌开篇是对行军状况的描写,从前两节诗可以看出,在诗人眼里北方大地的景色是萧条荒凉的。 B . “我们跋涉在/灼热与尘封的大路上”写前进时“我们”遇到的艰难险阻,表现了“我们”对走向北方的态度坚决。 C . 诗歌三、四两节概括地叙述行军的过程,写白天时侧重描写细节,写夜晚时则侧重描写村中景象。 D . “我们以红色的笔/勾写着明天的计划与行程”,用笔的颜色与勾写的内容暗示“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2. (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那停住了呼吸的农场上底风车”,运用拟人手法,营造了寂廖落寞、毫无生气的氛围。 B . 诗歌抒情多用象征,如烛火象征跳跃的心,烛光代表光明,黑暗象征沦陷,星火燎原代表全民抗战。 C . “在明天啊/我们更将坚决勇敢地走向北方的北方”,直抒胸臆,余韵悠长,表达了走向抗战最前线的决心。 D . 整首诗的格调是先抑后扬,上半段是冷色调,下半段转向了暖色调,正暗合了抗战必胜的光明前景。
    3. (3) “我们将以粗粝的脚趾/快乐而自由地行走在中国底每一条路上/吻合着祖先们底足迹”中的“吻合”如何理解?
    4. (4) 诗歌用“走向北方”做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