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

    古代神话传说中出现的凤凰、大鹏等神鸟,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象征。凤凰在神话传说中为群鸟之长,它身型长大、色彩鲜艳、尾羽华美,代表高贵祥瑞、和谐美满。大鹏鸟是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体形庞大,高飞于天,因而人们用其象征志向高远、气概豪放。

    自然界中的鸟儿们也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象征意义。鹤为长寿之禽,因此象征着健康、高寿,后世常以“鹤寿”“鹤龄”等作为祝寿之辞。喜鹊鸣叫时首尾上扬,声音动听,常寓意喜事将近。杜鹃和鹚鸠叫声凄苦哀伤,所以往往和思归、哀怨、愁苦的情绪联系在一起。乌鸦浑身乌黑,又喜食腐,于是成了不祥的象征。

    【材料二】

    在远古华夏先民的心目中,鸟的地位相当崇高,因此鸟纹成为一种传统的装饰纹样,常见于青铜器、玉器和陶瓷器的表面。乌纹包括凤纹、鸾(luán)纹、鸱(chī)鹗(è)纹以及成群排列的雁纹等。其中,凤纹是我国先民使用较多的纹样之一。

    早在新石器时期,凤纹的雏形便已经出现了。此时的凤纹笔画简单,造型朴拙,形态多为伫立观望或展翅欲飞。

    秦汉时期的凤纹,长冠修颈,挺胸展翅,多作飞鸣起舞状,形象生动。这期间,还出现了“百鸟朝凤”“龙凤呈祥”等一系列寓意吉祥的装饰纹样。至此,凤纹发展成为民族装饰艺术的代表。唐代的凤纹精神饱满,奋发昂扬,常以振翅飞翔的姿态出现。在女性头部装饰的金钗花冠上,凤纹则以特有的丰腴姿容,反映出时代的审美取向。宋代的凤纹,则喜用柔和的线条,显示怡然自得的情调。宋代装饰艺术在观念形态上偏重寓意,此时的凤多与牡丹相配,形成凤衔牡丹、凤穿牡丹等纹样,传达着吉庆如意的愿望。

    到了明清时期,凤纹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型,无论在圆形、方形还是其他装饰形体上,纹样构成都各具其内在形式,而凤纹的共性形态,也进一步规范化。当时南京织造云锦的老艺人总结出一套画凤口诀:“首如锦鸡,冠似如意,翅如仙鹤。”这表明当时工艺美术品上的凤鸟纹样已具有成熟的装饰特征。

    1. (1) 阅读材料一,这段材料依次为我们介绍了 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判断下列几种风纹图案分别属于哪一时期,将对应选项的字母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A.新石器时期

      B.秦汉

      C.宋代

    3. (3) 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出一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鸟文化”为主题的板报,除了以上两则材料,还需要补充一则与主题相关的材料。阅读以下两则链接材料,你认为选择哪则更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链接材料一:中国诗词中经常见到各类鸟的身影,比如大雁、凤凰、杜鹃、鹤等都是极为重要的吟咏对象。诗词中借“鸟”这一形象表达的情感,除了与鸟的象征义有关,也往往与鸟所处的具体状态有关。飞翔状态的鸟,可以令空间感扩展、时间感延伸,通常能塑造出高远的意境。鸣叫状态的鸟,其叫声也往往容易让人产生联想,触发情感。

      链接材料二:鸟类的迁徙是自然界十分常见的现象,根据鸟类迁徙的行为,可将鸟类分成不同的类型。没有迁徙行为的鸟类,称为“留鸟”,它们常年居住在出生地,大部分甚至终身不离开自己的巢区。有迁徙行为的鸟类,称为“候鸟”,它们的迁徙行为大多与季节有关,每年春秋两季会沿着固定的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避寒地之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