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萨尔图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距离”一词的本义是对时间和空间而言的。“心理距离”中的“距离” ,不是指时空相隔的长度, 而是指心理的距离。最早把“心理距离”作为一种美学原理理解的是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 ·布 洛。他所说的“心理距离” ,是指我们在观看事物时,在事物与我们自己实际利害关系之间插入一段 距离,使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去看世界。这种距离的插入,是靠自己的心理调整实现的,所以叫做 “心理距离”。

    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诗人、艺术家之所以能从寻常痛苦甚至丑恶的事物里发现美和诗意,就 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理调整,将事物摆到一定的距离加以观照和品味。例如竹子,在一般 人的眼里,它不过是可以架屋、造纸和当柴烧的寻常之物,但中国古代诗人面对竹子,却以另一种 眼光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动人、美丽、清新的世界。“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绿 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这些 诗人已彻底改变了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所以在他们眼中,普通的竹子已具有生命的颤动和美好的 性格。竹子在诗人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下, 已进入了艺术世界,获得了美的意味。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是存在内在矛盾的。一方面,艺术作品能否感动我们, 引起我们的共鸣,这与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跟我们自身独特的生活经验、体会相吻合的程度成正比。艺术 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个人经历愈是吻合,我们对艺术作品的领会就愈是深切入微,艺 术作品就愈是能打动我们。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愈是贴近,我 们就愈容易把作品的艺术世界与自身的生活经历混为一谈,也就愈容易从艺术世界退回到自身经历 的现实世界。如此一来,愉快的审美鉴赏就可能变成痛苦的自伤身世了。上述两条规律似乎是不相 容的,第一条规律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小,第二条规律则强调欣赏时距离要大,所以称为“距离的内在 矛盾”。

    那么如何来解决审美体验中的“距离的内在矛盾”呢?英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爱德华 ·布洛提出,

    “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 。这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之所以是理想的艺术境界,在于它对“距离的内在 矛盾”作了妥当的安排——既不因距离过远而无法理解,也不因距离消失而让实用动机压倒审美享 受。这样,就使审美主体在面对审美客体之时,既能“入乎其内” ,又能“出乎其外” 。就艺术创作而 言,正如王国维所言,“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当然,在审美体验中,能不能获得“不即不离”的距离,不但与审美客体相关,也与审美主体的 思想文化修养相关。对于思想文化极其低下的审美主体而言,无论面对多么优秀的艺术品,也会因 “距离丧失”而想入非非。艺术创作中经常运用的诗化原则、陌生化原则、变形原则、程式化原则,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都是艺术家为了使其艺术品获得理想的审美心理距离所采取的艺术处理。

    (摘编自童庆炳《换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有删改)

    材料二:

    种田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竹篱瓜架旁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在旁观者所看出来的滋味都比当局者亲口尝出来的好。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 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 装和举动,在外地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 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 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 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 的距离之外去看。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能太过,可能不及。艺术 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 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 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 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绝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啕,幼子饥 已卒”时绝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 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 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 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审美体验中的“心理距离”有别于时空相隔的“距离” ,它需要审美主体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修 养或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而获得。

      B .诗人要获得审美意味,就必须改变看待事物的普通方式,在一定的距离外对事物进行观照和品 味。

      C .审美主体如果能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就可以进入到“不即不离”的理想审美境界。

      D .一般人即使拥有深刻的情感和丰富的经验,如果不能对其进行客观化的艺术处理,也不能创造 艺术。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 .品味古代诗人笔下的绿竹形象时,要彻底改变对竹子的观念认知,才能发现其被诗人赋予的生 命力和美好品质。

      B .在生活中尽量拉开审美体验的“心理距离” ,能够使本来寻常、熟悉的事物变得光耀夺目,从而 获得美的享受。

      C .《悲愤诗》是诗人蔡琰痛定思痛之后的创作成果,可见艺术创作是需要站在客位进行观赏,情 感并不能产生艺术。

      D .陶渊明的笔下多写闲逸的田园图景,少见农人耕种的艰辛,是因为他能够从实用的世界跳开观 赏田园生活本身。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最能从正面体现“不即不离”这一审美理论的一项是 ( )

      A .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中曾述,某商人女儿“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重疾”。

      B .《唐吉诃德》中,看多了游侠小说的唐吉诃德以为自己就是游侠,于是行侠仗义走天下。

      C .登上泰山时,我们不禁感叹“岱宗天下秀”;面对长江之时,我们不禁“羡长江之无穷”。

      D .雾海航行,水手和乘客暂忘海雾的危险,欣赏水天一色的美景,获得了自由、恬适之感。

    4.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5) 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宇航员带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网友纷纷表示大失所望,这不是 那古典诗词中熟悉的月亮形象,甚至开玩笑地说:“好失望,瞬间对月球失去了好奇心” 。网友为什 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