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8年,之客教育联合新浪教育发布了《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家长的焦虑已经扩大,“起跑线”焦虑、择校焦虑、学区房焦虑、作业焦虑、升学焦虑……“教育焦虑”始终排在社会热点话题前几位。
其中,家长主要是对以升学压力为主的学业表现产生教育焦虑,且随着孩子学段的上升,家长焦虑的程度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将孩子送进课外班已成为大多数家长的选择。在本次调研中,67%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参加课外培训班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仅有9%的家长持否定意见。
(摘自2018年《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
材料二:
近年来,部分省市颁布了有关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相关文件,例如有省份要求“坚持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政策规定下,有家长认为如今考上高中的比例太低。有家长表示:“目前的升学政策不太好,孩子初中毕业只有十五岁左右,让他们去职校就觉得不太放心,最好让他进入高中,三年时间让他再成长一点,慢慢进入社会。”政策与家长的理想间存在着差异,但是家长却无能为力。
教育资源在客观上存在差异。即使是在经济较为发达、教育资源配置较为均衡的地区,家长也会担忧孩子不能获取优质教育资源。一名家长在访谈中提及:“最担忧的就是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特别是在择校时,会担忧孩子被分到不好的学区。”更不必说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一名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家长表示:“有钱有关系的都去好学校了,像咱们这种没关系的、家庭条件不好的,没有选择的权利。”“教育资源平等,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每个学校都是好的老师,都是好的学校,那么家长也不用为孩子的升学感到焦虑,老师也不用忙着掐尖”,有一位家长提出了这样的教育期待。
(摘自刘雨青、周芷莹2021年5月《基础教育阶段我国家长教育焦虑的质性研究》)
材料三:
目前,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仍不充分。“城乡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仍有较大差异,‘择校热’热度难降,校外培训火爆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全国政协委员胡卫认为,“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坚持公益性前提下,创新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构建起服务供给新格局。为此,胡卫委员建议,通过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学,推行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扩大供给新渠道。与此同时,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优质学校及优秀师资的辐射引领作用:引入社会教育力量,培育服务新业态,大力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各类教育资源互联共享。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要求“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十分理解孩子和家长的“作业焦虑”。他认为,明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定位,家校协同发挥作用是减轻负担、化解焦虑的关键。他深有体会:“家庭教育不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应该与学校教育协同育人。”他建议,对于学校,应统一作业时长,减少学科类作业,特别是针对考试的重复性、机械化训练的作业,适当增加开放性、创新性、探究类、拓展类活动作业,推进课后服务是支撑实现“双减”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家庭,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发展特点:一方面补短板,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强优势,在家庭教育中找到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
胡卫委员今年的提案,就是关于变革教育评价方式、破解教育“内卷”的建议。在他看来,现行教育评价体系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素质,应试倾向强烈、过于突出选拔,忽略了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胡卫委员认为,必须深入变革教育评价方式,使教育评价回归其本源,真正发挥好“指挥棒”正向功能。他建议,推行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全面评价模式,逐步降低考试量化分数在评价中的比重,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改变选拔中的唯分数取向,将学生在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同样列为重要评价招标。
(摘自光明日报《让教育“焦虑”少一些,让人民满意多一些》2021年0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