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牡丹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双减”以其系统性的布局谋划,超越了原有的改革措施,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状到面状的转变,也撬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优化。正是这一前所未有的系统性改革优势,帮助回应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两个核心挑战——学段衔接问题和措施联动问题,从而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变革契机。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具体表现为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实践,其实质是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双减”作为一场基础教育的系统性改革,其落脚点不再是课业负担治理本身,而在于引导基础教育的育人转向。“双减”改革中出台的30条细则规范了校内题海战术、校外补习培训,传达了对于重分数、重升学的应试教育的批判,也引导了学校和社会对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反思。以“双减”落地为起点可以预见未来的基础教育会更加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强化回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将为创新型人才的早期发展创设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因此,我们说系统性的“双减”改革关注了基础教育的育人问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化解路径。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联动问题要求我们系统规划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达成改革举措的关联和内洽。“双减”改革实现了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力量联合,围绕着教育生态优化这一主旨,在战略布局上达成了课程教学改革、招生考试改革、质量评价改革等多项改革的同步推进。当我们在“双减”时代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时,就可以充分借助“双减”带来的基础教育改革合力,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整体性环境支持,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到专业发展的全过程的管理助力。

    (《“双减”: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契机》)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今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北京市是贯彻落实“双减”政策9个全国试点地区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大框架下,试点地区细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先行先试,做好探索,有助于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教育改革实践和“双减”工作探索表明,有效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家校联合联动不可或缺。此次北京推出的“双减”工作具体举措,既对学校提出要求,也对家长寄予期待。比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提出“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才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关键在教育理念的转变。从教学实际出发,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要求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都表明作业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体现“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导向。与此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有利于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两手抓,方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针对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学校间存在教育水平差距等客观情况,北京市在新学期还将推进更多教师和校长跨校、跨学区流动,这既是辐射优质教育服务的有益之举,也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有力抓手。

    教育是民生之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也需要全国一盘棋、多部门合力推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双减”工作将不断取得新进展,朝着让人民满意的方向稳步前行。

    (摘编自周珊珊《多方合力推进“双减”落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双减”不仅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状到面状的转变,而且撬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优化。 B . 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的表现。 C . 作为“双减”试点地区,北京市先行先试,做好探索,有助于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D . 只要做到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就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双减”落地后,未来的基础教育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B .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借助基础教育改革合力,获取整体性环境支持及取得知识学习等全过程的管理助力。 C . 教育部坚持从源头治理,强调学生在校内“五育并举”;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做到标本兼治。 D . “双减”是一项需要持续发力的系统工作,需要全国一盘棋,把义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中之重落到实处。
    3. (3) 下列论据,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国务院教育督委会办公室派出16个督查组赴多地实地督查减负情况。 B . 江浙沪皖相关协会联合发表了倡议书,倡议减轻学生和家庭的负担。 C . 甘肃省要求义务教育学校“一校一案”制订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 D . 海淀区很多家长认为“双减”政策体现了国家对于教育改革的决心。
    4. (4) 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分析。
    5. (5) 结合材料,试分析如何推进“双减”真正“落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