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宿州期中)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

    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这是符合事实的。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准则了。《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晋大夫臼季云:“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又《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郧辛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又《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孔子对于楚灵王的评论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

    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给出仁的完整界说。我不同意此种观点,我认为孔子确实曾经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这里,孔子区别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子贡误以圣为仁,混淆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孔子区别圣与仁,因而必须讲明仁的完整含义,必须如此才能揭示圣与仁的不同意指。而且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确立界说的格式。所以我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界说。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贵仁”,同时也宣扬“义”。据《论语》所记,孔子尝说:“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见得思义。”(《季氏》)孔子所谓义即道德原则之义。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泛指道德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讲仁,又讲义,但据《论语》所载,孔子未尝以仁义相连并举。我推测,以仁义并举,可能始于孔门再传弟子,但始于何人,由于书缺有间,已难考定。

    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如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梁惠王》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离娄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告子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是仁义。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材料三:

    孔子提出的“仁”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它是“礼”的根本内容,是道德伦理观念的基础,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重视人的世界观的出发点。

    孔子讲到“仁”的地方很多,意思很广泛,从《论语》看几乎是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它包括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孔子的“仁”是他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他以为离开了“仁”,忠、孝、信、勇等都无意义。那么“仁”的最根本的含义是什么呢?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含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节选自汤一介《“仁”——孔子思想的核心》,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贵仁”,就是因为孔子的重视,“仁”才成为公认的道德原则。 B . 子贡误以圣为仁,在孔子看来,主要是颠倒了圣与仁的层次。 C . 在“孔子是否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问题上,张岱年与过去许多学者的观点不同。 D . “仁”是孔子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也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之一。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孔子不曾以仁义相连并举,真正将仁义并举,是孔门的再传弟子。 B . 孔子在很多地方讲到仁,意思很宽泛,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C . 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仁义是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 D . 孔子认为选拔人才,既要看其出身的高低,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
    3. (3) 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孔子“仁”的思想范畴(  )
      A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 . 克己复礼。 C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2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