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一上·四川月考) 文言文阅读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劳师建康。召见,纳之。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注】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乃复奏疏曰:“军政之 , 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乞依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诏委以规画。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 , 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草窃:草寇。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B . 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C . 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D . 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康,与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是金陵人”的“金陵”同,均指南京。 B . 出,指京官外调,与白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的“出”相同。 C . 长短句,本指句子长短不一的诗体,文中指词;因可配乐歌唱,又被称为“曲子词”。 D . 谥,即谥号,是指古人去世后,依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褒扬性的称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辛弃疾施政宽缓,关爱百姓。任职滁州时,滁州因战火而破败,他减轻赋税,招抚逃难的流民,训练民兵,建议军队屯田。 B . 辛弃疾长于军事,同时也着眼根本,关注农业,倡导力耕,甚至以“稼”字为自己的书轩命名,并以《稼轩集》行世。 C . 辛弃疾成功创建飞虎营,表现出卓越的管理才华和超强的应变能力;他救济灾民,则表现出果断的魄力和悲悯的情怀。 D . 文章还记叙了辛弃疾去世之后,史馆校勘谢枋得的神奇遭遇。这个结尾极富神秘色彩,也表现了辛弃疾的不甘和冤枉。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①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