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上·成都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 , 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 予亦就睡。梦一道士, 羽衣蹁跹, 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 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 (1) 下列对文中画括号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B .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C .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D . 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2. (2) 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望:通常指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前后。既望:是农历每月十四月亮快圆之日。 B . 赤壁:苏轼曾先后两次游览赤壁,并写下两篇赋,本文中的赤壁,指的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C . 冯夷:水神名,相传他溺死于河中,为河伯。 D . 羽衣:用羽毛编织的衣服,特指道士或神仙所穿之衣, 借指道士。文中指道士或神仙所穿的衣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以时间为序,记述了“我”与客人重游赤壁的经过, 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禅趣幽远。首段以洗练的笔墨描写了冬夜月景, 点明游赤壁的缘起。 B . 本文写在月白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游赤壁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 C . 最后一段以浪漫的想象写“我”在梦中与道士的邂逅、对话,流露出一种消极悲观、欲摆脱现实而不能的苦闷。 D . 《赤壁赋》写在初秋,本文写作时间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游记散文,也都有主客问答, 一样的赤壁, 境界却不相同, 然而又都具有诗情画意。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②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5. (5) 文中作者游赤壁的心情可用哪一个字来概括?说明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