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信息表

    1929年,召开全国中医药界教材编写会议。在讨论中医药学校教材编写的同时,审定通过五年全日制中医学校中医药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的课时安排等

    学校教育是民国时期培养中医人才的重要方式,但也有部分名医是靠师徒相传成才的。学校的部分教员白天教学,晚上教授拜入门下的学生

    中医界人士意识到西医的一些优势,积极探索用西医的长处来改革中医

    1931年,创办上海中医学院。共开设医经、内经等17门中医课程,西医课程有3门,分别是生理、解剖和传染病

    20世纪30年代,承淡安在江苏无锡开办中医针灸研究社,设实习课,为学生安排临床实践的地方,课程时长五个月

    ——摘编自许霞《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现代中医教育的启示》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医科学化"的政策。1950年初,北京中医进修学校成立。到1953年,全国达到27所中医进修学校,学员3760人。1965年,全国中医学院(高等院校)已达22所,编写、审定、出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18种。1982年,卫生部召开会议,强调中医院要坚持以中医的理论指导医疗、教学和科研实践,高等中医教育要充分按照中医药学的特点办学。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上海等中医学院校举办七年制本科和双学士学位。1997年,中医药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建立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医药学科和课程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为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服务。

    ——摘编自李青凌《建国以来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时期中医学校教育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中医人才培养方面获得的发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